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4   星期六   农历四月廿七   
搜索
专题报道
2021年1月,“粤传粤精彩——广东非遗展演展播系列活动”上的粤剧表演《花好月圆》(摄影:许建梅)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2020年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货展”展出的蒙古族人偶文创产品 (摄影:丁根厚) 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举行舞龙嘘花民俗活动(摄影:粟周榕  摄于2020年2月)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游子归乡,阖家团圆,这是一年里暖暖的期盼...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年初,国内多地报告新冠肺炎本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国家要求,现阶段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是18岁至59岁高风险和可能高传播人群。那其他年龄群体当前该如何更好地预防保护?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人员聚集等措施,不少人想到了中医药。像这样的“江湖救急”,中医药人见怪不怪,但其中折射出的问题却不容一笑置之:中医药什么时候成“替补”了?中医药文化需要“刷存在感”了?中医药文化传播怎样才能“落地生根”? 中医药文化内涵挖掘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回顾“十三五”走过的5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追赶超越,紧扣“五个扎实”,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助力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取得丰硕成果,旅游业保持稳步发展,产品供给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成效显著。 ▲ 安康阅读吧兴安门分馆 ▲华山之...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1月20日正式启动上线。 此次“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以线上形式开展,支持各地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对各地符合条件的民俗活动和非遗项目进行全过程拍摄记录,在快手、抖音、微博、酷狗等网络平台发布,互动交流。 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如龙舞、狮舞、年画、剪纸、抬阁、灯会、庙会等。每年春节、元宵节也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1月20日正式启动上线。 此次“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以线上形式开展,支持各地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对各地符合条件的民俗活动和非遗项目进行全过程拍摄记录,在快手、抖音、微博、酷狗等网络平台发布,互动交流。 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如龙舞、狮舞、年画、剪纸、抬阁、灯会、庙会等。每年春节、元宵节也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
查看更多
要闻
春节、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2006年,春节、元宵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如龙舞、狮舞、年画、剪纸、抬阁、灯会、庙会等。每年春节、元宵节也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 根据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统一部署安排,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长春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各县(市、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省直各相关单位: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办法》的有关要求...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长春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各县(市、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省直各相关单位: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非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唐卡、砖雕、香包、剪纸、刺绣、洮砚……甘肃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一笔一画、一剪一刀间,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的,是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近年来,甘肃省创新发展的“非遗+扶贫”模式,不仅让非遗实现活态化传承,更助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成为脱贫攻坚中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 一技在手,利己及人 王新平,是传统制香工艺传承人。依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广东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目前有人类非遗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47项、省级非遗项目701项。近年来,广东省以传统文化项目为依托,将非遗产业送进千家万户,在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传统手工艺振兴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不仅让老百姓有了钱,也让非遗产品赢得了世界的关注。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邓菊花在乳源传授瑶绣技艺(资料图) 彩扎产业进村入户 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楼镇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