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9   星期三   农历六月十五   小暑 小暑
搜索
论坛
申报制有利于传承保护?是保护,还是毁灭? 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权威展望)     “现在,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而我们要警惕的却是,这股热潮有可能演变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毁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担忧地表示。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表了看法:普查备案制比起目前的申报制,更有利于传承保护;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为名、开发为实”的现象值得警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为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证         6月9日晚,文化部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仪式,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并颁发了“文化遗产日奖”。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仪式。    孙家正在仪式上讲话。他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全国各地文化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518项国家级非物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入陕师大     6月11日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音乐学院共同承办的"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专场演出在长安校区六艺楼多功能厅举行。     音乐学院院长田大成在致词中,向本次演奏会的各位古琴艺术家们表示了热烈欢迎,认为此次演奏会对于同学们了解古琴、学习古琴、热爱古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在讲话中指出,作为我国"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以...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主题晚会精彩纷呈      6月9日晚,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晚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精彩上演。来自6个省、7个院团、7个不同剧种各具魅力的舞台演出,将“文化遗产日”活动推向高潮,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周和平及参加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近百位领导干部,文化部社文图司司长张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开在“非遗”专题展上        6月10日,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讲。当晚7时,来自各部委办的100多位部级领导同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此次展览是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一项大型专题展览活动,也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同志在讲解员的陪同下,了解...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建 设 形 神 兼 备 的 城 市 家 园――在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孙家正 (2007年6月9日)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是中国人感恩祖先馈赠给我们文化财富的节日。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和市长们聚会北京,就当代城市的发展和前景,特别是城市文化问题,开展研讨,意义重大而深远。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并以大会筹备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的发展,促进...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在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陈至立(2007年6月9日)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我们迎来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的特殊日子,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保护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我代表中国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加大经费投入,加...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传承 根扎乡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参观记         6月8日至18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所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中国木版年画展”、“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展”、“中国皮影艺术展”、“中国木偶艺术展”、“中国传统染织技艺展”等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展览采用展版、实物、现场制作表演等展示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成果,向老人、儿童和团体观众免费开...
查看更多
触摸非物质
2007.06.12
专题报道
 触摸非物质      那些古老的传说、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民俗礼仪等,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它们共同构成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的一部分。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的特殊,保护的不易,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点也不神秘,它就是我们家里贴的年画,过年剪的窗花……保护“非遗”,我们有很多事可以做,应该让它从民间来回到民间去。中国美术馆 影戏华彩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问题  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化是靠传承而延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对非物遗产所下的定义强调的是“世代相传”和在社区、群体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并有“持续的认同感”,与我国学界传统上理解的民俗(民间文化)强调其作者和传承者的身份有所差异。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正在进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