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8 星期二 农历六月十四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5121)
机构
(9)
政策
(363)
资讯
(10042)
清单
(1156)
资源
(1261)
学术
(1865)
百科
(0)
其他
(42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06文化三大亮点:揭示文化新生面
2007.01.08
其他新闻
2006文化三大亮点:揭示文化新生面 人民日报(记者刘玉琴):2006年,对中国文化来说,颇不寻常。这一年,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波澜壮阔的起伏,但中国文化的根根脉脉和浩繁谱系却透出无限生机。从传统到现代,从现实到理想,文化的巨大价值和创造力越来越呈现出清晰的表情。文化从未像今天这样与百姓生活如此亲近。 “非物质”勾画守望风景 2006年春节,北京的大街小巷一改多年的沉寂,重新响起清脆的鞭炮声。“传统的年又回来了”,许多人...
查看更多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本月启动
2007.01.08
其他新闻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本月启动 ----工业遗产、老字号首次纳入范围 为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即将启动。此次普查从本月启动,将一直持续到2011年12月结束,普查标准时点为今年4月30日。 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首发座谈会发言摘要
2007.01.04
其他新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 ――首发座谈会发言摘要 随着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陆续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全面的整体性阶段,保护工作的实践呼唤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8位学者,经过两年时间,撰写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这一重要著作,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文化艺术出版社...
查看更多
靠什么留住民间口头文学
2007.01.04
其他新闻
靠什么留住民间口头文学 夏天的晚上,稻场上,槐树下,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摇着蒲扇,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D?D这是许多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种印象,这种风景,如同刻印在脑海中的画卷,随岁月流逝而一页页翻过。 口头民间故事曾经是最为鲜活、最有生命活力和原生态性质的文化景观,千百年来不胫而走,与每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像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凝聚着异常丰富、令人惊叹的民族精神,透露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美好的心灵,蕴含着发人深思的社会哲理...
查看更多
渐入佳境 渐入人心
2007.01.04
其他新闻
渐入佳境 渐入人心 ――回顾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6年之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多年积蓄后首次大规模地在社会公众面前亮相,从第一批518项国家名录项目的公布,元宵节在国博轰动全国的成果展览和演出,到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的文化遗产活动,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持续数周的报道,不仅使保护工作得到促...
查看更多
2006,文化遗产保护渐入佳境
2007.01.04
其他新闻
2006,文化遗产保护渐入佳境 中国文化网:2006年,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集大成年。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还是大众传播的努力,是申遗的惊人成就,还是遗产地保护的整体状况改善,2006这一年都发生了明确可观的变化。 2006年,是中国第一次成功申遗20周年,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的一年。 人们无法忘记这一年发生的诸多变化―― 法规制度基本成形 制度建设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这一年,中国的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安徽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台
2006.12.27
其他新闻
安徽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台 日前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共有10个类别83个项目。此前安徽省经国务院批准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9个项目,自动列入省级名录。至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02项。 此次公布的8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鞭打芦花等6项民间文学、五河民歌等12项民间音乐、卫调花鼓等10项民间舞蹈、淮北花鼓戏等12项传统戏剧、门歌等5项曲艺、华佗五禽戏等2项杂技竞技、火笔画等...
查看更多
中国拟批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06.12.25
其他新闻
中国拟批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周玮、隋笑飞)全国人大常委会24日开始审议有关批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议案。 国务院在有关提请审议批准这个公约的议案中表示:“批准《公约》,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利于保护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有利于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尊重和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强调均衡文化交流对于不同文明和文化共存的重要性的原则立场。” 近年来...
查看更多
孙家正:以世界一流的管理保护好世界一流的遗产
2006.12.20
其他新闻
孙家正在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世界一流的管理保护好世界一流的遗产 中国文化报讯 1985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迄今为止,我国已拥有33项世界遗产,其中包括文化遗产24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自然遗产5项,位居世界第三。为进一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的倡议下,1...
查看更多
中国加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2006.12.20
其他新闻
中国加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曲志红 崔清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18日在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说,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达1.4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亿多元。 同时他表示,因保护不善,致使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损害的世界文化遗产,将由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名单》予以公布。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位列世界第三,共有33处世界遗产地,其中有23处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1
1496
1497
1498
1499
1500
151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