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8   星期二   农历六月十四   小暑 小暑
搜索
其他新闻
2006文化三大亮点:揭示文化新生面          人民日报(记者刘玉琴):2006年,对中国文化来说,颇不寻常。这一年,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波澜壮阔的起伏,但中国文化的根根脉脉和浩繁谱系却透出无限生机。从传统到现代,从现实到理想,文化的巨大价值和创造力越来越呈现出清晰的表情。文化从未像今天这样与百姓生活如此亲近。     “非物质”勾画守望风景    2006年春节,北京的大街小巷一改多年的沉寂,重新响起清脆的鞭炮声。“传统的年又回来了”,许多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本月启动   ----工业遗产、老字号首次纳入范围       为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即将启动。此次普查从本月启动,将一直持续到2011年12月结束,普查标准时点为今年4月30日。   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  ――首发座谈会发言摘要    随着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陆续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全面的整体性阶段,保护工作的实践呼唤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8位学者,经过两年时间,撰写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这一重要著作,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文化艺术出版社...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靠什么留住民间口头文学    夏天的晚上,稻场上,槐树下,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摇着蒲扇,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D?D这是许多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种印象,这种风景,如同刻印在脑海中的画卷,随岁月流逝而一页页翻过。    口头民间故事曾经是最为鲜活、最有生命活力和原生态性质的文化景观,千百年来不胫而走,与每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像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凝聚着异常丰富、令人惊叹的民族精神,透露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美好的心灵,蕴含着发人深思的社会哲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渐入佳境 渐入人心    ――回顾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6年之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多年积蓄后首次大规模地在社会公众面前亮相,从第一批518项国家名录项目的公布,元宵节在国博轰动全国的成果展览和演出,到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的文化遗产活动,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持续数周的报道,不仅使保护工作得到促...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06,文化遗产保护渐入佳境       中国文化网:2006年,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集大成年。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还是大众传播的努力,是申遗的惊人成就,还是遗产地保护的整体状况改善,2006这一年都发生了明确可观的变化。      2006年,是中国第一次成功申遗20周年,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的一年。     人们无法忘记这一年发生的诸多变化――       法规制度基本成形      制度建设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这一年,中国的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安徽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台     日前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共有10个类别83个项目。此前安徽省经国务院批准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9个项目,自动列入省级名录。至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02项。    此次公布的8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鞭打芦花等6项民间文学、五河民歌等12项民间音乐、卫调花鼓等10项民间舞蹈、淮北花鼓戏等12项传统戏剧、门歌等5项曲艺、华佗五禽戏等2项杂技竞技、火笔画等...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拟批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周玮、隋笑飞)全国人大常委会24日开始审议有关批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议案。  国务院在有关提请审议批准这个公约的议案中表示:“批准《公约》,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利于保护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有利于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尊重和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强调均衡文化交流对于不同文明和文化共存的重要性的原则立场。”  近年来...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孙家正在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世界一流的管理保护好世界一流的遗产       中国文化报讯  1985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迄今为止,我国已拥有33项世界遗产,其中包括文化遗产24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自然遗产5项,位居世界第三。为进一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的倡议下,1...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加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曲志红 崔清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18日在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说,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达1.4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亿多元。     同时他表示,因保护不善,致使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损害的世界文化遗产,将由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名单》予以公布。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位列世界第三,共有33处世界遗产地,其中有23处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