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8   星期二   农历六月十四   
搜索
其他新闻
 中国当选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      中新网6月30日电 中国当选为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将有权参与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提名,制定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的遴选标准,并对国际援助进行审议。     据新华网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29日在巴黎闭幕。与会的45个缔约国经投票选举产生了由18个国家组成的首届保护非物质...
查看更多
论坛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文化部副部长  周和平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这次论坛的文化部以及承办方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出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财富,它不仅是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泉。以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
查看更多
论坛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     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际,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实践的同行们汇集北京,参加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献言献策,这无疑对推动我国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谨代表承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文...
查看更多
论坛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 青岛泰之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庆祝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开幕。我谨借此机会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其他伙伴单位在中国庆祝其首届文化遗产日之际主办召开这次盛会,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做出的不懈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体现在精神生活、传统知识、技能和实践中的活的文化与传统的最根本同时也是极其脆弱的方面。作为联...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摘登    编者按:作为首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重要内容,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6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文联、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等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从不同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深入的研讨。乌丙安(辽宁大学民俗研究所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类认定有4个...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刊创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刊号封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刊号目录   (本网讯)2006年6月,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我国第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期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刊创刊发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刊为双月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丛刊主要面向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以及关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广大读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刊设有“特别报道...
查看更多
中国皮影戏
2006.06.29
专题报道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影戏的一种,是演员手持用兽皮雕刻并施以彩绘的人兽形,通过灯光照射在影幕上,随着丝弦锣鼓的伴奏,通过演员的控制使皮影且歌且舞,演出一幕幕悲欢离合故事的戏剧形式。它在我国流传的地域很广,除西藏、新疆以外各地都有,而各地皮影戏往往又风格不同,自成一格。但在人物的造型和表演技巧方面,都极为精湛。剧目的题材从中国的古代巫术、神话、宗教、帝王、公案、战争,以及才子佳人、市井生活无所不包。  皮影戏,历史悠久,关于它最早起源于何时民间有不少说法。山...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在巴黎开幕                                                            6月27日,在法国巴黎,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左)在缔约国  大会上发言。当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    一次会议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45个缔约国派代表团出席了大会。宋立东摄...
查看更多
论坛
            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思考                                 青海省文化厅 曹 萍    青海自古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着青海多民族的文明史。早在旧石器时代,青海高原就有了古人类活动的足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代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彩陶文化,文化类型已趋于多样性和复杂性。在青海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戎、氐、羌、鲜卑、匈奴、吐谷浑、吐蕃等民族创造的文化...
查看更多
论坛
               青海土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曹娅丽 青海艺术研究所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被世人誉为“万山之祖”、“亚洲的脊柱”,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和长江就从这里奔腾而出,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滋润了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世代居住在这块雄奇而神秘土地上的藏、回、蒙古、土、撒拉、汉等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非常丰富。其中,土族是青海省特有的民族,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