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5577)
机构
(9)
政策
(374)
资讯
(10702)
清单
(8683)
资源
(2561)
学术
(2104)
百科
(52)
其他
(109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刷把
2019.12.21
工具
图1 刷把 图2 传承人用刷把晒纸 刷把是晒纸工必备的工具,也是考验晒纸工技术是否全面的基本程序之一。刷把的制作包括选松毛和扎刷把两个步骤。每年的秋季,到山上选择成熟的长松毛,整枝采下,放在阁楼上阴干。使用时,将松毛从松毛支上分开,选一定长度的归集在一起,再扎成规定的圆小束。刷把柄选用桐木,桐木要开槽,两头留1厘米左右不能开透。扎刷把时将圆束松毛放进桐木槽内,排列整齐后用两边竹片夹紧,间隔穿绳固...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典.第一卷
2019.11.18
工具书
主要内容 本书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典,内容包括所有国家第二批颁布的各个项目的传承人简历以及项目名称。具体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项目。本书对于广大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读者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目录 传统音乐 1 Ⅱ-2 辛里生 2 Ⅱ-2 吕桂英  ...
查看更多
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流传的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是在清代咸丰元年(1851)俄罗斯人迁居新疆塔城等地区时传入的。一百五十多年来,俄罗斯族人根据新疆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吸收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文化,借鉴汉族的建筑技巧,发展出独具一格的俄罗斯民居营造技艺,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筑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的俄罗斯民居营造技艺在房屋结构和装饰风格上的特点最为明显。以这种技艺建造的民居多为砖木结构...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连城县 福建省连城县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至清代达于鼎盛,它主要流传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及马屋村。四堡是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明代万历八年(1580),务各村首开书坊。清代康熙年间,四堡雕版印刷逐渐兴盛,到乾嘉和道光时期出现繁盛局面,在我国雕版印刷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功绩。这一民间印刷技艺主要在家族中传承,沿袭至今已历十五代。 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纯手工操作,制作精巧。其雕版制作大...
查看更多
藏戏(德格格萨尔藏戏)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德格县 格萨尔藏戏发源于四川德格县竹庆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教派),1870年开始编演,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格萨尔藏戏的创始人为竹庆寺第五世寺主土登·曲英多吉活佛,他主持了格萨尔藏戏的编演,从剧本到曲调、面具、服装、动作,皆亲自过问。编排出的藏戏在竹庆寺破九节上正式跳演,剧中角色包括格萨尔的30员大将、11名烈女和其他将士。平常演出时,需由数十名演员同跳,表演人数多时可达一百八十余人。 格萨尔藏戏最初在藏...
查看更多
粤剧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广州市 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
查看更多
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并一律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其传唱分日常生产、生活与“花儿会”两种主要场合。“花儿会”是一种大型民间歌会,又称“唱山”。 丹麻花儿会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传统集会,集戏曲表演、花儿演唱、商品贸易为一体...
查看更多
格萨(斯)尔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
查看更多
端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肇庆市 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白石、宾日两村相邻,八成村民无田可耕,世代靠采石制砚谋生,如今这一带依然是端砚制作的核心区域。端砚的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 据记载,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代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端砚艺人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整套科...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材料
2018.12.13
工作指南
查看更多
1
134
135
136
137
138
255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