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6 星期日 农历六月十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1110)
机构
(24)
政策
(427)
资讯
(11530)
清单
(12139)
资源
(3158)
学术
(2367)
百科
(148)
其他
(129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泥塑(淮阳泥泥狗)
2018.12.14
泥塑(淮阳泥泥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淮阳泥泥狗又称“陵狗”或“灵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产生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流布于太昊陵以东及东北的城关回族镇和白楼乡、大连乡的十几个村庄,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淮阳古称宛丘、陈,为太昊之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太昊陵庙会史称“二月会”,历史由来已久。据《陈州府志》载:“汉以前已有祠”,农历“二月二日,居民诣太昊陵进香奠牲,至三月三日始止”。 淮阳泥泥狗作为太昊陵庙会的重要祭祀物,通过古老的宗教祭祀、民俗活动而传承至今,承载着原始先民生殖崇拜...
查看更多
泥塑(北京兔儿爷)
2018.12.14
泥塑(北京兔儿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京兔儿爷是一种兔首人身形象的传统民间泥彩塑,也是传统中秋节日代表性的节俗用品,流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等地,其中以北京地区为代表。中秋节是传统团圆佳节,庆祝活动隆重。旧时每到中秋来临之际,街上就陆续出现兔儿爷货摊,大大小小兔儿爷在货架上摆成兔儿爷山,增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息。 北京兔儿爷以泥做胎,遍施彩绘,兔首人身,神色凛然庄重,衣着韦陀菩萨红袍,身后单挑一杆靠背旗,披戴金盔金甲,一幅武将装束,手持捣药杵,有骑象或麒麟、虎、狮子、鹿等动物,或坐在...
查看更多
泥塑(惠民泥塑)
2018.12.14
泥塑(惠民泥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惠民县 惠民泥塑一般指河南张泥塑,当地称为“娃娃张”,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惠民县城西南约15里的皂户李乡沙河南岸的河南张村及其周边地区。 河南张泥塑相传源于清代初年,当时有许多外地移民迁来此地安家落户,有的农户为谋生计,便利用当地的泥土做起了泥塑。经过长期的发展,河南张泥塑从最初的人、佛、兽等数个品种衍生为后来的几百个品种。有的还在泥塑内装上哨子,使之成为音响玩具;或是在泥塑内安装弹簧和引线,使之成为活动玩具...
查看更多
泥塑(杨氏家庭泥塑)
2018.12.14
泥塑(杨氏家庭泥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 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六盘山西麓。隆德民间雕塑艺术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两代,早在宋代绍兴年间,隆德雕塑即已誉满四方。闻名于陕甘宁地区、号称“雕塑世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温堡乡杨坡村杨栖鹤家族是隆德雕塑的代表,杨氏家庭泥塑起源于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创始人经多方拜师求教,吸收借鉴各种民间艺术之长,融会贯通,集泥塑、绘画、木刻、章雕、剪纸、烫花于一体,初步形成杨氏泥塑的基本艺术风格...
查看更多
泥塑(苗族泥哨)
2018.12.14
泥塑(苗族泥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黄平县 苗族泥哨是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寨勇村苗族老艺人吴国清(苗名“贵乜”)在传统陶俑、泥俑基础上创造发展出来的一种泥捏儿童玩具,哨体下部留有回气孔,能吹出清脆的响声,深受儿童喜爱。 苗族泥哨成形于20世纪30年代,8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吴国清授徒百余人,制作泥哨的个体作坊在黄平县的飞云崖、旧州镇、重安镇等村落都有分布,工艺传承至今已八十余年。泥哨制作主要是以手工将黏土捏制成形,而后低温烘烧,再施以彩绘,罩以...
查看更多
泥塑(徐氏泥彩塑)
2018.12.14
泥塑(徐氏泥彩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大英县 徐氏泥彩塑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泥塑艺术,主要流传于四川省大英县一带。清末民初川中塑像名师杨子园、罗体成收徐得亲为关门弟子,是为徐氏泥彩塑的发端。徐得亲之子徐兴国自幼随父学习雕塑、绘画、书法艺术,完整地传承了衣钵。 徐氏泥彩塑用传统技法施工,先绘图设计(包括白描、效果图和施工图),再扎架、砌粗坯、上细泥。白坯干透后进行修补,刮灰打磨,做立彩花纹,上彩贴金,最后开相完成。制作时采用传统造型,服饰彩画...
查看更多
泥塑(大吴泥塑)
2018.12.14
泥塑(大吴泥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潮安县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的大吴村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无锡惠山并称为“三大泥塑之乡”,浮洋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距今已七百七十多年。清代中叶至民国初是大吴泥塑发展的鼎盛时期,泥塑作坊遍及全村,出现了以吴潘强为代表的上百名泥塑艺人。 大吴泥塑的制作过程分为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五个环节,制作时以雕、塑、捏、贴、刻、印、彩为主要技术手段,其中贴、印、彩等手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
查看更多
泥塑(聂家庄泥塑)
2018.12.14
泥塑(聂家庄泥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高密市 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的聂家庄泥塑是泥塑中型、色、声、动四者俱全的一个艺术品种,据传它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康熙年间,聂家庄的艺人们在“锅子花”的基础上创制出泥娃娃、禽、兽、鱼等泥塑品种,以供民俗活动使用、家庭观赏和儿童玩耍。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成熟期,塑出的作品形象完美,声色并茂。 聂家庄泥塑的制作过程由十几道工序组成,成品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朴,着色鲜艳醒目,表情生动写意...
查看更多
泥塑(苏州泥塑)
2018.12.14
泥塑(苏州泥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苏州泥塑一直享有盛誉,和潮州浮洋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齐名,是中国泥塑的重要代表。 苏州泥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型泥塑,即庙宇的神佛塑像;另一类是泥塑小品,即虎丘泥人。传统的苏州神佛塑像以细腻、传神、雅致而闻名,取材方便是它的一大优势,造像时一般取当地的山泥,经过钉骨架、配制泥(将泥进行粗、细加工...
查看更多
泥塑(玉田泥塑)
2018.12.14
泥塑(玉田泥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玉田县 玉田县因古人种玉的传说而得名,它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燕山余脉南麓,正当京、津、唐之间。玉田泥塑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玉田泥塑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田园动物等为题材,用泥土捏塑形象,经彩绘后成为泥埙,供少儿把玩。其造型一般为椭形体,单纯简练,半塑半画,以画为主,内镶苇笛,外部用白色作底,敷以红、黄、绿、黑各色,色彩强烈,但整体上感觉十分协调。泥塑制作过程井井有条,包括取土和泥、捏...
查看更多
1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311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