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5   星期一   农历七月初三   
搜索
陈增三
2018.11.15
陈增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2月生,甘肃省皋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鼓子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父亲陈世昌的影响,喜好兰州鼓子,1966年拜业界名流魏学君为师。其演唱以兰州方言为规范,讲究“尺、几、哦、韵”,喉音、唇音、齿音、鼻音特色明显,具有发音清晰、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刚柔相济的风格,能熟练演唱曲目三十多个。创作《千里陇原跨骏》等代表作品五个,搜集整理唱段二百六十多个。积极致力于后继人才的培养,有弟子十余人,还动员、组织妇女参与鼓子演唱。每年组织...
查看更多
朱丽华
2018.11.15
朱丽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7月生,浙江省镇海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4岁起师从著名琴书艺人商业兴、关云霞夫妇,学习《水漫金山》《小姑贤》《老少换》等曲目,后又创作演唱《云中燕》《管得好》《锯瓷盆》等二十多个曲目,排演长篇大书《呼延庆打擂》并做唱腔设计。其演唱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唱腔优美,感情真切,表演大方,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致力于山东琴书的表演、整理和传承人的培养等工作三十多年,演出足迹遍及二十多个省市,多次参加全...
查看更多
刘士福
2018.11.15
刘士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11月生,山东省金乡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15岁师从琴书名家朱何堂学习山东琴书,学艺道路上曾得到李若亮等多位前辈艺人的悉心指教,继承了南路山东琴书幽默滑稽、乡土风味浓郁的表演风格,传统曲目代表作品有《夫妻争灯》《姜子牙卖面》等。唱功扎实,且擅长创作,创编了《农家乐》《农家春》《苦乐娘亲》等一大批深受百姓欢迎的现代题材作品。使用济宁方言演唱,唱腔明快流畅、质朴有趣、雅俗共赏,擅长现场即兴表演,坠琴演奏技...
查看更多
沈永宁
2018.11.15
沈永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3月生,青海省西宁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贤孝(西宁贤孝)代表性传承人。早年师从李发旺学习演唱青海地方曲艺,20世纪70年代跟随马相如、王子玉、秦印堂继续深造。其演唱音域宽广、音色圆润、舞台表现力强。1986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曲艺大赛,获三等奖。创作了《湟水清情》《赞盛世》《重游雪龙滩》《时代楷模尕布龙》等作品。
查看更多
陈志雄
2018.11.15
陈志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10月生,浙江省温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12岁师从陈月波先生学习温州鼓词,14岁首次登台演出。1976年,代表性传统书目《三打白骨精》在温州城乡巡回演出五百多场,观众超过百万人次。创办的温州鼓词陈派艺术交流会四十多年来培养了一百五十多名学生,已成为温州鼓词传承保护的中坚力量。
查看更多
贾幼然
2018.11.15
贾幼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1月生,2018年2月去世,河北省滦南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亭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唐山市曲艺团团长。1955年,跟随靳文然学习“靳派”乐亭大鼓。演唱婉转悠扬、韵味纯正、字正腔圆、鼓板严谨、节奏感强,以“四平调”最具艺术魅力。代表作《儿女亲家》《送枕》《兔为媒》《医生情》《千里探亲人》等多次获奖。2001年,作品《单刀会》《天水关》《小姑娘》等曲目出版发行。
查看更多
陈丽洁
2018.11.15
陈丽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6年9月生,辽宁省复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鼓书世家。1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家传书曲,承袭了其父的俏帅之风,表演声甜味浓、帅奇精美、声情并茂、说唱俱佳,段段唱篇均有包袱,韵味十足。代表书目有《薛丁山与樊梨花》《隋唐演义》等。一直致力于家传书目的整理和陈派鼓书艺术的研究,与关永震合作编著出版了《陈青远评鼓书艺术》。
查看更多
赵开生
2018.11.15
赵开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48年师从弹词名家周云瑞学唱《珍珠塔》,1959年加入上海长征评弹团。1960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团,先后参加中篇《红梅赞》《青春之歌》《战地之花》等演出。说表亲切轻松,角色生动到位。1958年用弹词曲调谱唱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获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与张如君、江文兰合作演出中篇弹词《雨过天青》,获中国文...
查看更多
江文兰
2018.11.15
江文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0年1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0年师从王兰荪、亢闻鹃,学说书目《落金扇》《描金凤》,1954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曾演唱长篇《杜十娘》《王魁负桂英》《夺印》等,参加中篇《刘胡兰》《罗汉钱》和短篇《党员登记表》《打铜锣》等的演出。与著名评弹演员苏似荫先生拼档长达三十年,以演唱《玉蜻蜓》为主。退休后从事评弹的教学工作,颇有成效。所唱俞调细腻委婉...
查看更多
刘时燕
2018.11.15
刘时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回族,1942年8月生,四川省绵竹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扬琴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高中毕业后进入绵竹县川剧队学唱闺门旦。1962年调入四川省曲艺团,师承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学习女腔旦角。在继承德派扬琴华丽妩媚唱腔韵味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川剧旦角女腔唱腔艺术之长,勇于探索,刻苦实践,形成自己委婉细腻、含蓄深沉的唱腔特色,发展、丰富了四川扬琴演唱技法。长期坚守在四川扬琴创演、教学第一线,积极致力于培养四川扬琴传承人,为弘扬四川...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