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民俗保护新思路:非遗项目变身民俗节
2013.03.08
民俗保护新思路:非遗项目变身民俗节
专题报道
民俗保护新思路:非遗项目变身民俗节怀柔敛巧饭节目表演 如果问北京的杨树底下村,也许没有几个人能答上来,但要问起每年正月里的“敛巧饭”,那知道的人一定不少。 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可不是一顿普通的饭,它不仅流传了近200年,而且已被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村里老人讲,当初霍、靳二姓先人来到杨树底下村定居,派人出外乞求粮食种子,不料讨回的种子撒落石缝里,是几只山雀儿飞来,帮着把种子衔出。为报山雀之恩,以后每年正月里,村中少女...
查看更多
向社会普及非遗知识 使非遗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2013.03.08
向社会普及非遗知识 使非遗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专题报道
向社会普及非遗知识 使非遗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这是件积德的大好事!”抚摸着崭新的《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北京扎燕风筝传承人、86岁的费保龄老人赞不绝口。翻开书中自己关于扎燕风筝的口述,老人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书里的人我几乎都认识,要没有政府支持,任这些手艺自生自灭,早看不着这些绝活了。” 近日,北京市首部由区县编辑的“非遗传承人家谱”——《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出版发行。该书...
查看更多
王文章委员:应对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实行抢救性保护
2013.03.07
王文章委员:应对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实行抢救性保护
其他新闻
王文章委员:应对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实行抢救性保护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宝,其中既包括众多的汉族戏曲剧种,也包括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正在召开的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提交了《关于对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实行抢救性保护的提案》,呼吁各界共同关注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生存和发展。 据王文章委员调研统计,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有不到20个,其中藏戏、壮剧等因地域艺术特色的不同,又被细分为以不同地域称谓...
查看更多
瑙鲁共和国
2013.03.01
瑙鲁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二十年,两岸再赴昆曲之约
2013.02.28
二十年,两岸再赴昆曲之约
其他新闻
二十年,两岸再赴昆曲之约 上海昆剧团演员亮相台北 20年前,上海昆剧团首度访台,燃起台湾“昆剧热”的第一把火;20年后,上海昆剧团全团近百人,携4部首度赴台演出的大戏和3台经典折子戏,再次登上台北戏剧院的舞台—— 受上海市文广局委托,上海文化联谊会联合台湾环境文创,组织上海昆剧团于1月29日至2月3日在台北戏剧院举行“欢乐春节——庆贺上海昆剧团赴台演出20周年特别活动”。 1992年,上海昆剧团首度访台,燃起了台湾“昆剧热”的第...
查看更多
切莫再打造“非文化物质遗产”了
2013.02.28
切莫再打造“非文化物质遗产”了
专题报道
切莫再打造“非文化物质遗产”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联合国到我国政府皆十分重视。当下已制定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并初见成效了。然而,正如有人所调侃的,现在有些人正在花钱打造“非文化物质遗产”。这个诙谐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 现在,有的地方花巨额资金修建各种城市广场、旅游景点、文化设施等,这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趋势和他们对发展文化的渴望,但其中有些确实设计粗陋或雷同,缺少文化内涵,让人感到不伦不类。由于这些建筑规模巨大,可长期留存,势必成为...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现代化路上不失传承
2013.02.28
非遗保护:现代化路上不失传承
论坛
非遗保护:现代化路上不失传承 文化自觉的标准和途径是文艺复兴;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是文化自觉的核心。 2005年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高潮。但与此同时,公众对于非遗保护也存在一些困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自觉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对已退出现实生活的一些生产、生活样式进行保护,其意义何在?现代化的路途上如何坚守我们的文化血脉?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 《中国科学...
查看更多
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因歌手故去渐成濒危非遗
2013.02.26
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因歌手故去渐成濒危非遗
其他新闻
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因歌手故去渐成濒危非遗 拥有30余部相关著作的赫哲族文化记录者、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任远,23日做客黑龙江省公益讲堂“龙江讲坛”,为公众讲述中国东北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这一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赫哲族那些过去的故事。 世居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曾以捕鱼狩猎为生,有语言无文字,历史上以伊玛堪这种近似民族史诗的口头说唱艺术记录民族历史。如今,当地50岁以下的赫哲族人已很少会说赫哲语、会唱伊...
查看更多
“皇冠”下的民间信仰
2013.02.26
“皇冠”下的民间信仰
论坛
“皇冠”下的民间信仰 作为中国信仰核心元素之一的民间信仰,在改革开放以来,其被渐次剥去或是自然抖落覆于自身之上的“污名”之后,慢慢地又回到了文化建设的视野,蓬蓬然复兴于乡间社会。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大大小小的民间信仰入选各级非遗名录,其浩大之势,一日胜似一日。 其实,民间信仰作为草根文化的载体之一,在现代化进程中历尽了坎坷。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历史时期,民间信仰被激情澎湃的民众视为封建迷信、传统糟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不过世易时移,每每...
查看更多
记天桥中幡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傅文刚
2013.02.26
记天桥中幡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傅文刚
人物
中幡三丈三 擎得起“放”不下——记天桥中幡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傅文刚 2005年春节傅文刚在澳大利亚表演天桥中幡 2009年傅文刚(身着蓝衣)在德国表演中国式摔跤 春节长假过后,许多人开始了新一年紧张忙碌的工作,而直到年初九,傅文刚才能排出一天的假期休整一下,陪陪家人。每逢传统节日都是傅文刚最为忙碌的时候,28年来,春节里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国内各大庙会或是赶往庙会的路上度过的。当中幡高高竖起,傅文刚的亮相便会掀起整个庙会的高潮,成为活动中最...
查看更多
1
2170
2171
2172
2173
2174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