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9   星期三   农历六月十五   小暑 小暑
搜索
浙江龙泉青瓷:千年窑火不灭 传承中华美学
专题报道
“陈家窑”开窑现场 浙江龙泉宝溪乡溪头村位于浙闽边界,风景秀丽,古朴自然。该村拥有的保存完好的“龙窑”共7座,是近现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 此间举行第三届世界青瓷大会上,该村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陈家窑”正式开窑。100多名青瓷匠人制作的350余件龙泉青瓷,经历30余个小时的烧制后面世。 “龙窑”是“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主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前建成且尚可使用的“龙窑”被当地青瓷匠人称为“老窑...
查看更多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宝岛
地方新闻
尝山西面食、喝老陈醋饮料、看戏曲表演——近日在台北举行的“三晋文化·宝岛共赏”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演活动上,台湾观众从视觉、味觉、听觉多角度体验了山西的丰富人文风味,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认同。 这项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共同举办。除了播放山西非遗的纪录片和大陆非遗专家田青教授的精彩讲座视频之外,台北现场还展示了漆器和布艺等山西特有的手工艺品及特色小吃,特别编排了以山...
查看更多
基层干部线上学习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
要闻
近日,由中宣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国家文物局人事司联合举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全国基层干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线上研修班”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进行授课。来自全国重点县(区)从事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的74位基层管理干部及优秀业务骨干参加此次培训学习。 本期培训班是“2020年全国文艺业务骨干系列培训”7个班次的收官之班,课程设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两大板块为主题,综合运用专题...
查看更多
理论
2020.12.14
理论
主要内容
练习太极拳场景 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 太极拳理论,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太极拳以“中庸”为体,以“无用”为用,集儒家的“仁义为本”、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慈悲为怀”等诸多理念于一体,还吸取了《周易》的“阴阳”理论、《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传统美学的理念等精华,蕴含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太极拳运用导引吐纳、经络学...
查看更多
功法
2020.12.14
功法
主要内容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实践,其行拳讲究“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腕与踝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太极拳“以功为本”,以加强内功修炼作为重要基础,通过训练内在呼吸方法、内在劲力和内在精神气质,提高精、气、神质量。强调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动形随,聚气凝神,形神统一,动静结合,既练内气,又练肌体。
查看更多
套路
2020.12.14
套路
主要内容
套路,即具有连贯性的动作组合,是中国传统体育,尤其是武术类项目用于习练、展示的一种独特形式。具体来说,套路一般又分为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各流派的动作套路也不尽相同。 套路也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众多流派分别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套路。例如: 陈氏太极拳套路有大架一路七十四势、二路四十一势,小架一路七十二势、二路四十二势,新架一路八十三式、二路七十一式。器械套路有单刀二十三势、双刀三十五势、单剑四十九势、双...
查看更多
对练
2020.12.14
对练
主要内容
对练是中国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各种单练(拳术、器械)内容的基础上由踢、 打、摔、 拿等多种方法组成,通常由 2人或多人进行对练。对练有助于习练者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单练套路中每个动作的要领与意义,从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推手,是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练形式,与太极拳套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太极推手是以上肢、躯干为目标部位,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法以达到借力、发力,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的一项具有对抗性、健身性...
查看更多
特点
2020.12.14
特点
主要内容
太极拳作为一项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内容丰富。太极拳经过不断地衍变和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各流派都包含太极理论、太极拳套路、器械套路、推手方法等众多内容。 二是刚柔并济。太极拳运用太极的阴阳转换、五行的生克原理,使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螺旋缠丝、劲由内换等技巧,化打结合、刚柔相济,体现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独特技巧。 三是健身科学。太极拳融汇了“天人合一...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58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8期:2020年11月30日—12月13日 ▲“2020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 ▲《智化寺京音乐》(复合出版物)首发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
查看更多
陈竟:论中国民间剪纸文化形态的生发
论坛
【摘要】 从艺术形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文化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从文化形态视角,具体地说,从非物质文化形态方面研究中国民间剪纸的尚不多见。本文首先从文化遗产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间剪纸的特性,然后分析了中国民间剪纸文化形态生发的具体方面,尤其是社会环境、技术条件、信仰和观念、母胎艺术形式等,强调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形态学方面重审中国民间剪纸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间剪纸;文化形态;艺术形式 一&n...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