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夏至
搜索
2020年“非遗讲座月专题活动”《百草园里识百草》 | 《诗经》里的植物情:忘忧的草啊高洁的树
专题报道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不仅记录了先秦人民的生活,还记载了很多古代植物。比如我们熟悉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扬之水,不流束蒲” …… 本集节目将重点介绍两种被《诗经》赋予了特殊情感、同时还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
查看更多
第八届国际(上海)非遗保护论坛在沪举行
各地风采
6月11日,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上海文化”品牌项目——第八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顺利举行。 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是第十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的配套活动。 本届论坛以“涓汇成流”为主题,探讨各国在不同体制和政策下...
查看更多
第八届国际(上海)非遗保护论坛在沪举行
地方新闻
6月11日,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上海文化”品牌项目——第八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顺利举行。 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是第十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的配套活动。 本届论坛以“涓汇成流”为主题,探讨各国在不同体制和政策下...
查看更多
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
地方新闻
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薪火湘传”湖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第一卷)新书发布会在湖南省文化馆举行。发布会上,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尚斌宣布湖南省非遗展示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 湖南省文化馆馆长叶伟平(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介绍,2019年年底,湖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对湖南非遗展厅进行了扩容及提质改造:增加了体验互动平台,提升了观众的互动性;改建了一个非遗展示体验馆...
查看更多
2020年“非遗讲座月专题活动”《百草园里识百草》 | 银杏银杏,你也是“活化石”吗?
非遗讲座月
说到银杏,大家应该不陌生,街道两旁常见它挺拔的身姿、楔形的树冠、随风摇曳的扇形叶,怎么看都算“高颜值”。而若论起“华丽惊艳”的高光时刻,则莫过于深秋,蓝天下的一树金黄、风起时的一地绚烂,过往的人,谁不会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呢,谁还没一张“路人打卡照”呢?宋代文学家苏轼就曾留下笔墨,盛赞银杏“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但大家知道吗,银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孑遗植物,野生银杏和水杉、珙桐等一样,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素有“活化石”之称。那么...
查看更多
2020年“非遗讲座月专题活动”《百草园里识百草》 | 银杏银杏,你也是“活化石”吗?
专题报道
说到银杏,大家应该不陌生,街道两旁常见它挺拔的身姿、楔形的树冠、随风摇曳的扇形叶,怎么看都算“高颜值”。而若论起“华丽惊艳”的高光时刻,则莫过于深秋,蓝天下的一树金黄、风起时的一地绚烂,过往的人,谁不会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呢,谁还没一张“路人打卡照”呢?宋代文学家苏轼就曾留下笔墨,盛赞银杏“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但大家知道吗,银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孑遗植物,野生银杏和水杉、珙桐等一样,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素有“活化石”之称。那么...
查看更多
宁夏命名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
地方新闻
近日,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与宁夏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命名15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其中:银川市3个,石嘴山市1个,吴忠市5个,固原市5个,中卫市1个。 此次命名是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要求,通过各地文化旅游局推荐申报,由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宁夏扶贫开发办公室实地核查评估后共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将纳入当地扶贫项目计划,通过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学习非遗技艺、制作销售非遗...
查看更多
娄烦不“烦”恼:非遗扶贫,能行
专题报道
省外人一提到山西,第一印象往往是“煤老板”或是“喝醋”,好像十几年未曾变过。“山”外的人对山西,除了上述印象,很难再说出一二,而“山”里的人,望着东南沿海的“富”,西部大开发的“贵”,也不免兴叹。今天的山西发展得怎么样?让我们到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的娄烦县看一看,那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雪梅绣坊刺绣培训受到学员欢迎 2019年2月12日,孙占伟(左一)查看农户家制作的转九曲用的人口灯...
查看更多
记录·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吉伍巫且
专题报道
按照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关于2018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要求,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力推进2019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今天,一起走进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吉伍巫且。 2020年5月11日至19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前往凉山州喜德县进行拍摄,先后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习所、喜德县依...
查看更多
一只点心竹篮背后的扶贫帮困与非遗保护探索
专题报道
“你这篮子哪儿买的?我找了好多都不满意!” “这是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出的‘竹报平安’点心礼盒,外包装篮子是贵州赤水的老师傅卢华英采用非遗技艺制作,这还是上海对口支援的精准扶贫项目呢。” 市民杨蕾在朋友圈发了一组时下流行的“野餐风”照片,照片中的竹篮引起了不少朋友的注意。而这只竹篮,也让杨蕾觉得这组“网红照”有了人文味道。 “竹报平安”点心礼盒 不过,立即赶到上海哈尔滨食品厂...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