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孙书林
2018.11.15
孙书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4月生,河南省浚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浚县民间社火)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酷爱背阁抬阁艺术。1957年起师从父亲孙玉花学艺,掌握背阁抬阁架子及其他道具的传统制作技艺、传统表演节目及套路。顺应时变,对传统架子及其他道具制作进行大胆革新,把人工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大架改装成轮式大架,省去多达百人的人力抬架,使抬阁更平稳、更安全。在表演艺术方面,率先提出“画戏妆、穿戏箱、演戏剧人物”的整套方案,创作出《茶瓶记》《杀庙...
查看更多
李建中
2018.11.15
李建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1月生,陕西省洋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洋县悬台社火)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悬台社火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组装社火的行家里手。受家庭影响,从小喜爱悬台社火,精通悬台社火锣鼓的音乐套路,对悬台社火的游演锣鼓和阵地表演锣鼓有较深的造诣。积极对传统社火进行改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胆设计组装四层社火,使演员、道具层层衔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视觉效果更加奇险、刺激、巧妙。脸谱化妆得到父亲李俊芳的真传,解决了在游演过程中补妆...
查看更多
曹纳木
2018.11.15
曹纳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34年9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婚礼代表性传承人。祖父图门和父亲扎娃是当地有名的鄂尔多斯婚礼祝颂人,在他们的传授下,学习掌握了鄂尔多斯婚礼程序,并多次在鄂尔多斯婚礼中担任祝颂人、迎亲人和主婚人。对鄂尔多斯婚礼礼仪形式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形成丰富完整的资料,先后编著出版专著二十七部,还收藏了五百多件鄂尔多斯婚礼相关实物。20世纪末,与学者陈育宁等人一同撰写了《鄂尔多斯婚礼》剧作,并以民俗顾问和演员的...
查看更多
朱清山
2018.11.15
朱清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6月生,2020年10月去世,河南省禹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药市习俗(禹州药会)代表性传承人。1946年起在禹县城关元丰祥药棚做学徒、店员,先后在禹县医药公司、中药批发部,禹州市药材公司工作。1990年至2006年担任禹州市中药业同业公会会长,致力于弘扬传承禹州药会和传统中药炮制技艺。根据禹州流传的药王孙思邈九蒸九曝之法,将禹州失传多年的四大九蒸货炮制技术复原,并研制出禹州九蒸九晒熟地黄、九蒸九晒何首乌等,在当地具有广泛...
查看更多
韦真礼
2018.11.15
韦真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57年10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铜鼓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爱铜鼓。在跟随父亲学习和参加各种民俗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精湛的铜鼓敲奏技艺。演奏方式与方法丰富多样,表演技艺精湛,动作变幻有力,精通各种演奏节律。积极教授徒弟,组建铜鼓队,传承铜鼓敲打技艺。在其影响下,当地超过半数人会敲铜鼓,熟知铜鼓习俗,所在的村落也因此成为铜鼓艺术生态保护村。同时,还担任当地蚂节主持,深受群众喜爱。
查看更多
杨文琴
2018.11.15
杨文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64年9月生,贵州省安顺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苗族文化,善于向长辈学习,经过长期学习积累,于1976年掌握了本民族刺绣、画蜡、服饰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2002年开始制作民族服饰并对外销售后,一直以民族服饰制作和销售为业。在2008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获得花苗服饰优秀奖。坚持将苗族服饰传承与脱贫相结合,承包西秀区满寨村民族风情园山庄,组织本村村民学习刺绣、画蜡、民族服饰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
查看更多
熊光珍
2018.11.15
熊光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67年7月生,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六七岁时跟随母亲学习蜡染和刺绣,10岁初步掌握苗族服饰制作技艺。长大后技艺日臻成熟,刺绣蜡染技艺精湛,制作的彩色服饰做工精细,设计别具一格。经常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曾获2006年“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六盘水赛区预选赛“凉都旅游商品优秀设计者”“凉都旅游商品能工巧匠”称号,获得凉都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优秀奖、凉都旅游商品制作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优秀奖...
查看更多
何金秀
2018.11.15
何金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瑶族,1965年8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1976年开始跟随祖母何艳星、外祖母黎氏和母亲何大妹学习瑶族服饰制作技艺。熟练掌握纺纱织布、染料采集制作、浸染、粘膏画图、刺绣、缝制等三十多道服饰制作工序。尤其擅长粘膏画图、刺绣等技艺。制作的服饰遵循民族审美习惯,简洁大方,图案错落有致,体现朴素纯真的艺术风格。长期指导当地妇女制作瑶族服饰,并在中小学校开办瑶族服饰技艺传承班,培养年轻一代民族服饰传承人。
查看更多
潘继凤
2018.11.15
潘继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瑶族,1965年11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14岁随祖母学习红瑶纺纱、织布、染料采集制作、青布浸染等服饰制作技艺。15岁随母亲潘凤宣学习制作瑶族百褶裙、花裙、腰带、头巾、围裙、东摆、脚绑带等。同年随姑妈学习瑶王印和老虎爪等刺绣技艺。所掌握的饰衫、花衣制作技艺娴熟精湛,所制瑶族服饰精致合体,在红瑶居住区享有盛誉。多年来,指导当地瑶族年轻女子制作服饰,并配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开办服饰...
查看更多
杨兴亚
2018.11.15
杨兴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8月生,浙江省三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农历二十四节气(三门祭冬)代表性传承人。世代居住在当地,十分熟悉“三门祭冬”礼仪程式和文化传统。竭尽全力保护祭冬的相关实物和历史文献,坚持练习祭冬礼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热心协助文化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1982年以来,每年组织、参与祭冬活动,主持祭冬仪式。热心培养祭冬传人,已培养了一批年轻传承人。
查看更多
1
998
999
1000
1001
1002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