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0   星期三   农历七月十九   白露 白露
搜索
唐卡
2008.06.18
唐卡
专题报道
唐卡 唐卡艺术     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棱成的一种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西藏唐卡起源于何时,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就西藏绘画艺术而言,其历史大体可以追溯到吐蕃早期。据藏史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修建的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的墙壁上就绘有壁画。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崛起,赞普松赞干布统一全藏,揭开了西藏历史新的一页。松赞干布先后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联姻,加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这前后,吐...
查看更多
羌族的碉楼与民居
专题报道
羌族的碉楼与民居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查看更多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网讯 2008年6月16至17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为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修复、重建及传承恢复规划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规划。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文化部社文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屈盛瑞副司长、周小璞巡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 我们共同的责任
其他新闻
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  我们共同的责任    日前,为更好地保护和抢救地震灾区羌族文化,中国民族博物馆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关注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延续、传承,并为之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倡议全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汶川是羌族聚居县。汶川以及其他羌族聚居县严重受灾,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以及诸多羌寨几乎被夷为平地,绵延数千年的羌族文化遗产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民族文...
查看更多
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法律保护
其他新闻
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法律保护图为去年5月在成都举行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羌族小伙儿在表演羊皮鼓舞(资料图片)     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损失严重。  四川省有着源远流长、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巴蜀人生命记忆的根,是巴蜀文化之根,也是“中国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受灾严重的北川县是我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的羌族史诗、羌族民间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多。地震却让这种“多”瞬间变“少...
查看更多
苏丹共和国
2008.06.19
苏丹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傩戏和傩戏面具
专题报道
傩戏和傩戏面具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
查看更多
吊脚楼
2008.06.19
吊脚楼
专题报道
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后半部为室,其中设有"火塘 ",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 炊饭的。第三层楼上设卧房。一般一家一栋,也有的村寨,如广西三江县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带,多聚族而居,将同一房族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庆佳节,聚集于此,设宴接待宾客。平坝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县的连江...
查看更多
创造“非遗”整体性保护的社会环境
论坛
创造“非遗”整体性保护的社会环境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一个世代绵延的文化传承过程。如果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即发现它的活态流变性是其传承的一个重要规律。它的传承过程好像极其缓慢,缓慢得让人似乎察觉不到它的十分细微的变化,但它的传承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永不停息的衍变中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并行。而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积淀,呈现为人们的精神、情感或生产、生活形态,成...
查看更多
孙家正强调:做好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其他新闻
孙家正强调:做好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孙家正在听取国家文物局专题汇报后强调以对国家民族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6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就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文化遗产受损及灾后抢救保护工作听取了国家文物局的专题汇报。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介绍了汶川地震中文化遗产受损以及文物系统迅速行动、紧急部署等情况,特别是国家文物局按照温家宝总理关于文物保护要制定单独规划的要求,协调四川省文物局编制完成了《四川省5?12汶川大地...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