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锡雕
2018.12.14
锡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永康市 锡雕也称“锡艺”、“锡器”,是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锡作艺术。传统制锡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河南殷墟出土的锡块、镀锡虎面铜盔、锡戈及云南楚雄万家坝春秋中期墓葬出土的含锡量高达99.15%的锡器表明,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制锡工艺已相当成熟。锡有无毒、不锈、防潮、耐酸碱等优点,质地软,熔点低,易于加工,故锡艺向来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宋代以来,锡器的使用十分普遍,锡茶叶罐、锡“汤婆子”等一批日...
查看更多
锡雕
2018.12.14
锡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莱芜市 锡雕也称“锡艺”、“锡器”,是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锡作艺术。传统制锡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河南殷墟出土的锡块、镀锡虎面铜盔、锡戈及云南楚雄万家坝春秋中期墓葬出土的含锡量高达99.15%的锡器表明,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制锡工艺已相当成熟。锡有无毒、不锈、防潮、耐酸碱等优点,质地软,熔点低,易于加工,故锡艺向来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宋代以来,锡器的使用十分普遍,锡茶叶罐、锡“汤婆子”等一批日...
查看更多
锡雕(莲花打锡)
2018.12.14
锡雕(莲花打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莲花打锡是流布于江西省莲花县,以锡为原料,手工制作各种生活、祭祀器皿的一种传统美术表现形式。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边陲,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山多地少,矿产资源丰富,打锡曾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谋生手段。据《莲花县志》记载,街头村、庙背村的锡匠居各行业之首,几乎家家户户会打锡。锡匠师傅吆喝生意的《打锡歌》传唱至今,行话钢口仍在沿用。 莲花打锡采用纯锡作原料,靠剪子、矬子、锤子、量尺等工具,经溶、画、剪、打、锉、焊等工序,打造出造型各异的锡器。打锡功夫全在手上,故有“三...
查看更多
汉字书法
2018.12.14
汉字书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法家协会 汉字书法习称“书法”,是流行于全中国的一种书写汉字的传统艺术。作为规律性的汉字书写手段和通过汉字书写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书法在中国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再定型为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它依托象形的汉文字符号,使用独特的书写工具,以特定的文辞、用笔、结体和章法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风范与性情志趣,成...
查看更多
汉字书法
2018.12.14
汉字书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汉字书法习称“书法”,是流行于全中国的一种书写汉字的传统艺术。作为规律性的汉字书写手段和通过汉字书写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书法在中国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再定型为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它依托象形的汉文字符号,使用独特的书写工具,以特定的文辞、用笔、结体和章法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风范与性情志趣,成为中华...
查看更多
藏文书法(德格藏文书法)
2018.12.14
藏文书法(德格藏文书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德格县 藏民族历来十分重视书法艺术。藏族书法以字体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作为书写最为快捷的实用书体,形体优美流畅的酋体在藏文化流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按照藏族传统的学科分类法,书法属于大五明中工巧明的一个小分支。藏文书法有真、行、草三体,真书用于镌刻,行书用于公文及其他较庄重的手书文字,草书则用于普通记录和信札。藏文书法以硬笔书写,笔大多用竹子做成,也有铁制的笔。多姿多彩的藏文书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藏着丰富的...
查看更多
藏文书法(果洛德昂洒智)
2018.12.14
藏文书法(果洛德昂洒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藏民族历来十分重视书法艺术。藏族书法以字体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作为书写最为快捷的实用书体,形体优美流畅的酋体在藏文化流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按照藏族传统的学科分类法,书法属于大五明中工巧明的一个小分支。藏文书法有真、行、草三体,真书用于镌刻,行书用于公文及其他较庄重的手书文字,草书则用于普通记录和信札。藏文书法以硬笔书写,笔大多用竹子做成,也有铁制的笔。多姿多彩的藏文书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藏...
查看更多
藏文书法(尼赤)
2018.12.14
藏文书法(尼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文书法(尼赤)为藏文乌钦(乌金)体的重要书法流派之一,流布于西藏自治区,以尼木县为代表,以及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等地的藏族居住区。 据史料记载,7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为规范文字、引进佛法,派遣大臣吞弥•桑布扎为主的有志之士前往印度留学深造。吞弥•桑布扎以古象雄文字为基础,吸纳古印度、古波斯等不同古文字的优点,结合藏族文化实际创制了现用藏文字,按字体分为“乌钦”和“乌梅”两大书法字体。后“乌钦”体形成八大书法流派体系。书法家琼布氏...
查看更多
木版年画(平阳木版年画)
2018.12.14
木版年画(平阳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临汾市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以迎新接福的一种普及性的传统艺术样式,它传达了广大民众的生活理想,反映出社会生活和民间文化的诸多特性,成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版年画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它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木版年画历史悠久,相传在汉代即已出现,宋代称之为“纸画”,明代则叫“画帖”,至清代始正式定名为“年画”。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木版年画产地,各产地既保持着与其他...
查看更多
木版年画(东昌府木版年画)
2018.12.14
木版年画(东昌府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聊城市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以迎新接福的一种普及性的传统艺术样式,它传达了广大民众的生活理想,反映出社会生活和民间文化的诸多特性,成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版年画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它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木版年画历史悠久,相传在汉代即已出现,宋代称之为“纸画”,明代则叫“画帖”,至清代始正式定名为“年画”。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木版年画产地,各产地既保持着与其他...
查看更多
1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