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钧瓷烧制技艺
2018.12.14
钧瓷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禹州市 钧瓷为宋代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始创于唐,盛于北宋,其独特的窑变技艺在中国陶瓷烧制工艺中自成一格。 北宋徽宗时期,官府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区东北部设置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因窑址邻近古代春秋战国的钧台,故名为“钧台窑”,简称“钧窑”,所产瓷器即名“钧瓷”。北宋灭亡后,钧窑停烧。随着钧窑工匠四处流散,钧瓷烧制技艺逐渐传布到各地。金元时期,江西、浙江、广东、山西等地都曾仿制过钧瓷,但由于原材料等因素...
查看更多
唐三彩烧制技艺
2018.12.14
唐三彩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洛阳市 唐三彩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陶器,盛行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所谓“三彩”,是指在白色素胎上饰以黄、绿、白为主的釉彩,以表示多彩之意。因大批唐三彩珍品在洛阳出土,故又称“洛阳唐三彩”。 唐三彩的胎料以当地出产的白色高岭土为主。烧制上采用二次烧成法,先让雕塑坯胎成型干燥,而后入窑,以1000℃以上的温度素烧;再施以各种釉料,入窑釉烧,烧成温度约在900℃左右。唐三彩釉属低温透明釉,在烧制过程中,釉...
查看更多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2018.12.14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醴陵市 釉下五彩瓷是湖南醴陵独创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长沙附近的铜官窑已有釉下绿彩、褐彩的花鸟纹样。醴陵釉下五彩瓷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近一百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制瓷填料、釉料和颜料均选用本地优质原料制作而成。其彩绘图画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双勾分水填色等技法将画面溶于釉下,使其平滑光亮,具有饱满的水分感。覆盖在纹饰上的釉经高温烧成后,形成玻璃质,更显得莹润光洁。釉下五彩瓷所用颜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其熔...
查看更多
枫溪瓷烧制技艺
2018.12.14
枫溪瓷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 从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广东潮州即已出现了瓷器。宋代以后,潮州枫溪成为陶瓷生产中心,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 枫溪瓷器烧制技艺有雕、塑、镂、捏、贴、刻、划、印、压等多种手法,装饰手段也丰富多彩,其中以镂雕、捏塑最为著名。枫溪瓷器艺人善于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塑造人物、动物形象,制成的产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光彩照人,独具神韵。枫溪瓷器烧制技艺中独树一帜的还有通体镂空艺术彩瓷与捏塑瓷花结合而成...
查看更多
广彩瓷烧制技艺
2018.12.14
广彩瓷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广州市 广州广彩瓷烧制技艺是釉上彩绘的代表,它历史悠久,约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上,广彩瓷器曾因西洋商人的需求而大量出口。广彩瓷器题材广泛,色彩鲜明。其烧制技艺主要包括彩绘颜料制作、彩绘工具运用、封金“斗彩”技艺等。彩绘类型可分为手工彩绘、定烧彩绘、积金彩绘、岭南画派彩绘四大类。广彩瓷器品种繁多,主要包括日常用具、陈设及玩赏品、文具和娱乐用品、宗教法器等。 广彩瓷器有三彩、五彩、珐琅彩等不同...
查看更多
陶器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
2018.12.14
陶器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广西钦州坭兴陶器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清代咸丰年间。其陶泥质料选取的是钦州市钦江独有的西岸硬质土和东岸软质土,两种土混合后软硬相宜,泥质纯净细腻。坭兴陶器需经12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成品质地坚硬,打磨抛光后呈现古铜、墨绿、紫红、天斑等色,细致光润,色彩绚丽,无砂粒,无气孔,无毒性。用坭兴茶壶贮茶,经过一两天仍能保持原来的茶色茶味。使用日久,壶里会积聚茶积(俗称“茶芽”),即使不放茶叶,只要冲进开水,仍...
查看更多
陶器烧制技艺(荥经砂器烧制技艺)
2018.12.14
陶器烧制技艺(荥经砂器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荥经县 四川省荥经砂器是一种工艺性强、文化内涵丰厚的民间手工艺品。早在两千多年前,荥经已出现了砂器生产。荥经砂器制作沿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分为采料、制坯、上釉、烧制等工序,制坯造型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生产过程中,手工操作力度的轻重、图案的精粗、打磨的程度、上釉的优劣、焙烧的火候等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 荥经砂器的原料主要是黏土和煤渣。粉碎工序采用役牛碾细的原始方法,在原料和水后,经牛踩完成。制...
查看更多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2018.12.14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稻城县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特色显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四川省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和青海省玉树地区囊谦县等藏民居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村民具有烧制黑陶的传统手工艺,这一技艺在当地的传承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在文化旅游开发的环境下,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发展。汤堆村的藏族黑陶烧制工艺采用黏性大、可塑性强的白色和红色陶土,加上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
查看更多
陶器烧制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2018.12.14
陶器烧制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平塘县 牙舟陶器产于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牙舟陶器烧制现仍保持原始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以古朴淳厚著称,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陶器的玻璃釉能自然流淌,在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各种纹理(俗称“窑变”),令人叹为观止。由于现代生活的冲击,牙舟陶器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是当前不少老艺人相继辞世或年事已高,而当地的年轻人又纷纷外出打...
查看更多
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2018.12.14
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建水县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被誉为中国名陶的建水陶器就产于该县碗窑村。碗窑村烧制建水紫陶的技艺始于清代道光年间,但此前碗窑村在宋元时代就已能够烧制一般陶器,遗存至今的元代龙窑和陶器残片即是明证。碗窑村以烧制陶器而得名,现有近三千人从事陶器生产。建水陶器烧制技艺由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等工艺组成。建水陶器所用的陶土呈紫色,故又称“紫陶”。成品无铅,无毒,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其品质明净如...
查看更多
1
1274
1275
1276
1277
1278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