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2   星期四   农历八月十一   
搜索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实验区备份
查看更多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齐鲁文化包含了儒家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海洋文化、运河文化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潍坊市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东夷文化的核心区,齐文化的发祥地,融农耕文化、渔盐文化、手工文化和商贸文化于一体,具有海岱间半岛性复合型文化的鲜明特征,目前已形成“一轴、两翼、十单元”(以白浪河主干线为轴心,潍河、弥河流域为两翼,及与其相连的十个文化特征片区所形成的重点整体性保护区区域)的文化生态格局。 2010年11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
查看更多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实验区备份
查看更多
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迪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云南多民族与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典型代表。云南迪庆地处藏、汉、纳西、白等民族的交汇地带,在文化上一方面保有青藏高原藏族地区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不同于一般藏族地区的多种文化并存的特点。各民族世代孕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就体现在世代相传的民间歌舞,以及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民俗节庆之中。 2010年11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区域范围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维西...
查看更多
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实验区备份
查看更多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大理文化是以白族文化为主体,汉、彝、回等多民族文化纵向传承与横向交流相结合,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东南亚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相融合,历经千百年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大理文化的孕育、形成、发展和传承,以苍山洱海区域为中心,分布于大理州全境,是具有高原湖滨农耕文化个性和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类型;大理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进程而演进,积淀深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包容、多元、开放、和谐的优良传统,民族特色浓郁,富有生机活力。 2011年1月,原文...
查看更多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实验区备份
查看更多
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陕北文化是黄土高原腹地的农牧生活吸纳历史积淀的边塞文化以及后来的红色革命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中华文化的一个特色鲜明的区域类型。陕北独特的地缘地貌、人口和历史传统,构成了黄土高原人民的生存方式和风土人情。陕北文化具有华夏文化的一脉相承、农牧本色的多业共生、边塞文化的阳刚气质、汉人生活的艺术张扬、黄土文化的红色洗礼等特点。 2012年4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区域范围为陕西省延安市和榆林市。2023年1月,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
查看更多
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实验区备份
查看更多
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铜鼓文化是围绕铜鼓的使用所形成的礼俗和乐舞为代表的文化类型,在中华文化中有着独特地位和价值。河池铜鼓装饰纹样丰富,鼓面和鼓身既有精美的圆雕、浮雕,又有各种精细的几何纹样与动植物纹样。河池铜鼓的使用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民族特色和区域形态,与自然生态、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的传统联系紧密,构成了一种较好的文化生态。当地民族群众以敲打铜鼓聚众、祈福、娱乐的传统习俗沿袭至今。 2012年12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区域范围为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