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2020.11.17
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节气资讯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毫无争议地应当让冬至来承担。”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质公园二十四节气园中,跟二十四节气“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向游人介绍。 为什么要“较真”?“因为,当我们谈论保护二十四节气时...
查看更多
41床龙被集中展示海南黎锦技艺巅峰
2020.11.17
41床龙被集中展示海南黎锦技艺巅峰
专题报道
近日,“百卉千华 锦上添花——海南龙被艺术大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这是海南历史上第一次对龙被进行集中展示。从海南省博物馆、南海博物馆、海南省非遗中心等11家单位及民间藏家的藏品中遴选出的41床精美龙被,向观众展示了海南黎锦的技艺巅峰。 龙被是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精品,集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之大成,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皇家的珍品之一,代表了黎族纺织史上的最高成就。史书上记载黎锦的“机杼精工,百卉千华”,多指的是“龙被”艺术...
查看更多
“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
2020.11.18
“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
要闻
2020年11月2日与5日,以“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古琴音乐会”为题的两场交流与演出活动分别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全国政协举行。 由田青研究员倡导的“让古琴醒来”活动,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步发展,保护工作日渐深入的情况下,对古琴艺术的创新性保护举措。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联合国项目的保护单位,在继承和发扬古琴艺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藏于我院的92张古琴大多品质优异、品相完好、传承有序,其中的珍品多被视作不...
查看更多
陕西:“旧曲新唱”让更多人爱上非遗
2020.11.19
陕西:“旧曲新唱”让更多人爱上非遗
专题报道
陕西作为文化和旅游大省,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既有传统技艺的传承,又有歌舞表演艺术的沿袭。近年来,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今年9月初,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等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助、支持和指导。 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一群陕北汉子,头扎白羊肚手巾,腰缠大红绸带,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腾挪跳跃,动作刚劲饱...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2020.11.23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要闻
11月21-29日,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全球的背景下,由中国民俗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文学院和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如期成功举办,会议主会场设立在抗击疫情的英雄城——武汉,线下会议选择在美丽的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此次年会以“危机与抉择:疫情下的民俗与民俗学”为主题,希望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
查看更多
“京津冀非遗精品展”在京举行
2020.11.23
“京津冀非遗精品展”在京举行
地方新闻
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联袂举办的“京津冀非遗精品展”于2020年11月19日 — 25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为进一步展现京津冀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广大市民零距离接触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领略非遗精湛的传统技艺,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
查看更多
表演艺术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后继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
2020.11.23
表演艺术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后继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
要闻
守正创新 培育人才 深入认识非遗价值 激发造血能力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表演艺术类项目后继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 2020年11月19日,表演艺术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后继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许浩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综合处副处长魏波出席活动并致辞。 2012年...
查看更多
云南省第二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在蒙自举办
2020.11.24
云南省第二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在蒙自举办
地方新闻
传统戏剧曲艺汇演 在美丽的初冬时节,红河州冬景似春华。11月23日晚,红河州大剧院热闹辉煌,红河州花灯戏《支巴笼》、文山州壮剧《千里迢迢送京娘》片段、楚雄州彝剧《文明新彝村》等8场传统戏剧曲艺精彩上演,为期4天的云南省第二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在红河州蒙自市拉开帷幕。 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红河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查看更多
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实现“大团圆”
2020.11.24
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实现“大团圆”
要闻
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昆山闭幕。 从2018年开始,百戏盛典已连续举办3年。今年,在为期42天的盛会里,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的116个戏曲剧种齐聚昆山,演出大戏22台、折子戏组台20场及戏曲晚会1场。加上前两年的展演剧种,全国348个剧种与木偶剧、皮影戏在昆山实现了“大团圆”。3年来,围绕“剧...
查看更多
传承千年的荣昌夏布“涅槃重生”:让“非遗”回归生活
2020.11.24
传承千年的荣昌夏布“涅槃重生”:让“非遗”回归生活
专题报道
起源于汉代的荣昌夏布,有着一千多年历史。汉代称夏布为“蜀布”。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时期,荣昌夏布“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被称“筒布”“斑布”,是贡布。2008年,“荣昌夏布织造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麻漂白、绩纱挽麻团、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整形、印染等工序,历经千年历史积淀,依然是荣昌夏布生产绕不开的主要工艺流程。 在荣昌的易合夏布车间里,工人们从麻秆开始,浸泡、打麻、穿筘...
查看更多
1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