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传承联盟成立
地方新闻
4月26日,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传承联盟揭牌仪式在上海前滩友成公园举行,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揭牌仪式。此次江南丝竹保护联盟的成立旨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彰显《长三角非遗守护联盟章程》精神,展示江浙沪皖三省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加强区域工作交流、推进深层次合作、创新非遗保护实践等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参加...
查看更多
“玩”艺术的非遗人刘代娥:让土家织锦在新时代枝繁叶茂
人物
长60米的巨幅土家织锦《甲子顺锦》 (供图:湖南石门苗儿滩镇政府) 踩着不太平整的石板路,记者来到湖南省石门县苗儿滩镇的捞车古寨,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代娥的家中,迎面就看到墙上挂着几幅色泽斑斓的土家织锦。刘代娥正坐在一台木质腰式斜织机上织造土家织锦,织机左侧的地板上放着几轴丝线。只见她用挑子灵巧地挑起经线,放进纬线,再用布刀打紧花纬线,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偶尔把一个老布片儿纹...
查看更多
高舒:超越“物”“象”:中国民族乐器生态发展观
论坛
【摘要】乐器附身于物,寄托于声,承载着国人的材料意识、修造智慧和美学认知,至今鲜活地扎根于中国土壤。伴随着现代社会对形制与声音、制造与应用的显隐性需求,取自天然材料的传统乐器在文化生态演进中,确立典型,发展为今人心中“中国民族乐器”的标准印象,向海内外传播着传统与现代中国的声音志趣。跳出“物”“象”关系,基于本土知识去拓宽文化事项的维度,认识时代与人所不断赋予文化遗产的规则和意义,方能拥有发展并修复自有生态的能力。 【关键词】民族乐器;乐...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京召开
要闻
2021年4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亚太中心”)在京召开管理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会议采取线上方式进行。亚太中心管委会主席,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主持会议。亚太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与国际信息和网络中心等机构的代表共60余人列席会议。会议审议...
查看更多
关于印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社会〔2021〕5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党委宣传部、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委)、文化和旅游厅(局、委)、广播电视局、林草局、文物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全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水...
查看更多
上海高校跨界融合“+” 为中西部地区“扶智”“赋能”
专题报道
凤凰自行车+遵义藤编,混搭出田园自然风的城市自行车。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非遗扶贫”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何打通从“非遗”到“扶贫”间的步步难关?上海高校如何为中西部地区“扶智”“赋能”?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探索出的解决之道,是一系列跨界融合的“加法”:传承人+设计师、老技艺+老字号、非遗创新+非遗传播……最终,一个个“1+1”达到了“∞”的效应,而这一系列“加法”,也为未来的乡村振...
查看更多
广东省文化馆五一节日精彩不断 非遗体验正当其时
地方新闻
恰逢五一小长假,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隆重推出节庆“叹”非遗——“五一”系列活动。精心策划五场“趣味非遗”线下体验课,让广大劳动者近距离接触传统非遗技艺,以独特的方式致敬每一个为生活努力奋斗的人,致敬每一个以匠心筑梦的人。 玉石花盆景传统制作技艺体验课 课程时间:2021年5月1日(星期六)9:30-11:30 课程地点:广东省文化馆二楼非遗展览厅 授课老师:周平...
查看更多
推进非遗工坊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论坛
为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并确定了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两年多来,西藏各级文旅部门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着眼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根据非遗项目分布和扶持工作进展情况,结合各市(地)梳理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特别是覆盖面广、社...
查看更多
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专题报道
“久河卓舞”传承人尼玛(中)在西藏琼结县下水乡小学进行教学表演。( 新华社发) 国家级芒康弦子舞传承人次仁旺堆。(摄影:觉安拉姆) 西藏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修复珍贵藏文濒危古籍文献。( 新华社发) 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的民族手工艺培训基地,学员在学习画唐卡。( 新华社发)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
查看更多
多彩非遗造福美丽西藏
专题报道
在非遗进校园(西藏大学)活动中,舞者展示国家级传统舞蹈丁青热巴舞。 在非遗进校园(西藏大学)活动中,学生体验尼木藏香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泥塑制作技艺现场展示。 国家级晒盐技艺传承人卓玛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性特征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记忆,是我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