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1   星期三   农历八月初十    秋分 秋分
搜索
习近平赴河南南阳考察,为何关注这些名人、名产?
要闻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南阳考察调研。这是时隔一年多后他再次来到这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他今年第6次国内考察。拥有2700多年建城史的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当天,总书记重点关注了名城之中的一位名人和两种名产。 5月12日考察点示意图 看医圣祠:医者仁心 医典传世 南阳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孕育了“医圣”张仲景等历史名人。12日下午,习近平首...
查看更多
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中医药
要闻
12日下午,正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医圣祠和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医药发展和艾草制品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说,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查看更多
陈连山:论二十四节气之首
论坛
【摘要】二十四节气之首自古有两种观点,一是冬至,一是立春。在《淮南子》和《史记》中都兼有这两种。《淮南子·天文训》以北斗勺柄指向和阴阳哲学的理由定冬至为节气之首,《淮南子·时则训》以四时变化为理由定立春为节气之首,都是合理的。这两种排序方式各有道理,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成分复杂,从不同角度考虑就可以有不同的岁始。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则是更为科学的排序。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冬至;立春;《淮...
查看更多
陈连山:论二十四节气之首
节气资讯
【摘要】二十四节气之首自古有两种观点,一是冬至,一是立春。在《淮南子》和《史记》中都兼有这两种。《淮南子·天文训》以北斗勺柄指向和阴阳哲学的理由定冬至为节气之首,《淮南子·时则训》以四时变化为理由定立春为节气之首,都是合理的。这两种排序方式各有道理,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成分复杂,从不同角度考虑就可以有不同的岁始。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则是更为科学的排序。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冬至;立春;《淮...
查看更多
陕西省“乡村振兴 非遗先行”实践提升班在安康汉滨举办
地方新闻
5月10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康市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主办,汉滨区文化馆承办的全省“乡村振兴  非遗先行”实践提升班在安康市汉滨区开班。陕西省文化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杜俊杰,安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周墙,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局长杨晓明,汉滨区文化馆馆长、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蒋典军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省文化馆非遗保护部主任白拴锁主持,来自全省市区县非遗保护中心的68名负责人及基...
查看更多
以“入遗”为契机,昆曲在昆山保护传承有力,演出交流活跃
专题报道
名家新秀同台展演,业界大咖轮流讲座,昆曲民乐公益夜秀……近日,江苏昆山当代昆剧院内一片繁忙景象。5月以来,围绕昆曲“入遗”20周年时间节点,昆山昆曲品牌活动“昆曲回家”再度唱响。在系列活动期间,昆山当代昆剧院邀请名家大师齐聚昆山,共同展示最美的昆曲腔调。 2021年,昆曲人迎来了昆剧传习所成立100周年和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的重要年份。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原名“昆山腔”,于十四至十五世纪发源于昆山,是我国最古...
查看更多
高校艺术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论坛
在河北保定举办的“易水三年展” 贵州雷山西江麻料村银饰工坊 四川道明传统手工艺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活跃着高校艺术类院系的师生团队。他们的实践,以多层次、全方位的艺术形式介入乡村建设,在乡建人才培养、传统村落保护、传统工艺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帮扶成效。在脱贫攻坚战中积累的艺术介入的理念、方法和措施,正...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开幕
要闻
5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黔东南州政府、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丹寨万达小镇开幕。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孙达,贵州省副省长谭烔等出席开幕式。 王晓峰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
查看更多
大湾区:让粤剧火起来
专题报道
表演者在演绎粤剧传统排场戏《六郎罪子》。(摄影:许建梅) 粤剧艺术博物馆雅致宜人,极具岭南园林特色。(资料图片)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沿着广州永庆坊古香古色的小街往里走,有一座极具岭南园林特色的博物馆——粤剧艺术博物馆,馆在园中,园在景中,吸引很多粤剧爱好者前来。 不久前,“大湾区、大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曲艺交流活动暨全球微粤曲大赛第三届作品创作赛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粤港澳...
查看更多
海南黎锦:演绎传统与时尚之美
专题报道
海南黎锦服饰在时尚舞台大放异彩。(摄影:符月娇) 海南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称为中国纺织业的“活化石”。作为海南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近年来,海南黎锦以服装服饰为媒介多次登上时尚大舞台,打造海南锦绣文化新IP,让世界看见海南锦绣之美。 频频“破圈” “没想到古老黎锦,也能成为时尚单品。”日前,一场“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在三亚崖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