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顺德飘色蹒跚起步:飘色民俗文化如何生根发芽?
2009.05.25
顺德飘色蹒跚起步:飘色民俗文化如何生根发芽?
专题报道
顺德飘色蹒跚起步:飘色民俗文化如何生根发芽?巡游“飘色”的小演员形神兼备。 核心提示 顺德飘色的创始人尤荣伦及其友人简忠惠,为了让民俗文化这一奇葩绽放顺德,曾多方取经学艺。在众人的支持和努力下,如今飘色已满“2周岁”,它因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而深受欢迎。尤荣伦准备开发能飘4至8个小孩的飘色,让其走进最流行的电视剧。他更希望为飘色找到更年轻有为的传人,让这朵民俗文化奇葩在顺德开花结果,永不失传。 起源 吴川飘色带来震撼 在三月三祖庙庙...
查看更多
山东海阳大秧歌:有滋有味“扭”起来
2009.05.25
山东海阳大秧歌:有滋有味“扭”起来
专题报道
山东海阳大秧歌:有滋有味“扭”起来 ■产生于明朝初期的海阳大秧歌,历经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以恢宏的表演气势而著称于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海阳大秧歌被北京舞蹈学院列为民间舞蹈必修课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 ■2006年,海阳大秧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说起海阳市,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海阳大秧歌 ”。历经583年传承与发展的海阳大秧歌,如今已成为海阳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在2007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届舞蹈电...
查看更多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少数民族在场
2009.05.25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少数民族在场
论坛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少数民族在场 ――试论少数民族生态观的现实价值 卢延庆 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尧上仡佬族文化村正在举行敬雀节活动。敬雀 节是仡佬族群众祈祷五谷丰登、家业兴旺的民俗活动。 资料图片 贵州省从江县占里侗寨,至今还沿袭着一整套传统的水稻收 割晾晒方式。“禾晾“即为其中之一。 资料图片  ...
查看更多
生态移民区域如何延续民族传统文化
2009.05.25
生态移民区域如何延续民族传统文化
论坛
生态移民区域如何延续民族传统文化 周建 施国庆 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该民族的历史渊源、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不仅使移民的生产生活场所在空间上发生变化,也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发生变化。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与异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民族或区域传统文化的保留、继承和发扬,需要在生态移民社区管理、房屋规划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允许一些不愿意和不适...
查看更多
从阿曼尼莎汗到木卡姆的今天
2009.05.25
从阿曼尼莎汗到木卡姆的今天
专题报道
穿越500年:从阿曼尼莎汗到木卡姆的今天 阿曼尼莎汗陵 木卡姆艺术传承人 近日,“南疆四地州首届旅游纪念品大赛暨展示展销会”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举行。别具民族风情的十二木卡姆表演成了展销会的一大特色,明快的旋律、高亢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如痴如醉的表情,寄托着新疆少数民族同胞对生活的礼赞和对幸福的憧憬。 4月22日,记者到达木卡姆的故乡――莎车县,开始了一段寻访木卡姆的旅程。 阿曼尼莎汗: 一首宁静悠远的歌 十二木卡姆与阿曼尼莎汗(1...
查看更多
西方传教士眼中的羌族神灵信仰
2009.05.25
西方传教士眼中的羌族神灵信仰
论坛
西方传教士眼中的羌族神灵信仰 邓宏烈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基督教在我国四川省羌族聚居区的传播可谓其在华传播事业中的一颗流星,它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当基督福音的“圣灵”与羌族原始宗教的“神灵”相遇,福音传播者们捧着福音书,按照各自的宗教文化价值取向和经验认知,对羌族原始宗教的神灵信仰作出了不同的阐释。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西方基督教徒来到羌族生活的土地上,他们肩负“上帝”所托的使命,传播福音,弘扬基督,要世代生活在这块古老土地...
查看更多
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土家摆手舞
2009.05.25
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土家摆手舞
专题报道
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土家摆手舞 土家摆手...
查看更多
遗产保护根在教育
2009.05.25
遗产保护根在教育
论坛
遗产保护根在教育 ――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与构想 柯玲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批或有一代代热爱文化遗产、懂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人。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扬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现代化更具有中国特色,作者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构想。文章对国内民俗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民俗课程提出了构想...
查看更多
汾阳地秧歌与“秦王破阵乐”
2009.05.25
汾阳地秧歌与“秦王破阵乐”
专题报道
汾阳地秧歌与“秦王破阵乐”“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孝义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2006年申请国家保护的是武场地秧歌。 唐人笔记《隋唐佳话》(程毅中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记载:“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秦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云”,同样的记载出现在宋代《太平广记》唐太宗条之四。原来宫廷音乐舞蹈“秦王破阵乐”来自河东士庶歌舞。太宗破刘武周的地方是河东汾州,唐杜佑...
查看更多
探秘岳池屈原后裔过节
2009.05.26
探秘岳池屈原后裔过节
专题报道
探秘岳池屈原后裔过节 打糯米蒸粽子、扯艾叶悬大门、买雄黄泡药酒、拜祖坟清杂草……5月22日,距重庆主城区125公里外一个偏僻而隐秘的小寨子里,30多户村民家家户户开始忙碌,为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端午节做准备。 30多户村民都姓屈,自称是楚国大夫屈原的后裔,祖籍湖北秭归县,湖广填四川时移来,现聚居岳池县齐福乡莲花屋基村,至今保持着川渝地区最传统的过端午习俗。 屈家后人居住的农家小院 又到一年端午时 莲花屋基村村民都注意到,78岁老太...
查看更多
1
200
201
202
203
204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