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搜索
刷印工具·徽墨-研墨
材料工具
图1 刷印工具包括徽墨、砚台、储墨碗、舀墨勺 图2 谱师正在研墨 谱师们刷印前,都先要研墨,俗称“研水”,需要使用徽墨和砚台,印刷量大的时候,将手砚墨放在水中浸泡成墨汁,讲究的谱师则使用绍兴老酒调墨,据说可使墨色光艳,永不褪色。
查看更多
刻字工具·雕盘-刻刀
材料工具
图 刻字工具:雕盘、刻刀-使用雕盘闩紧木字模进行雕刻 雕盘 木活字字块的刻字工具是一个小雕盘,用质地坚硬的木料,一般用硬木块制作,中间刨出可容纳数十个字模的凹槽,将要刻的字模整齐地放入雕盘,然后用木活闩撑紧。 刻刀 瑞安谱师的刻刀都是用薄钢片自制成,一般长约15厘米,宽1厘米,一端切成斜坡面,打磨双面刀刃,然后在刀体上缠上纱布以防割手。根据各自手法和习惯不同,一些谱师...
查看更多
写字工具·毛笔-砚墨
材料工具
图 毛笔沾墨反手书写在夹在字盘中的木字模上 在木活字雕刻技术中,谱师需要先用毛笔仔细地将要刻的字反写在平整的字模上后进行雕刻,其书写与刻凿都要求谱师练就扎实的刀法手法功力。 瑞安木活字印刷严格遵循古法,木活字刻的是老宋体,这种字体字形古拙庄严,便于雕刻,阅读醒目,遂成为16世纪以来汉字的主要印刷字体,亦被认为是印制宗谱最适合的字体。
查看更多
张西昌:血社火民俗的文化功能解析
论坛
【摘要】血社火作为乡土社会中民众自发组织的一种游艺活动,在数百年的传承历程中,深受地方民众的珍视与养护。其存续的核心内力在于该民俗别样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功能,尤其作为隐形系统的文化功能,是该民俗能够保持强韧生命力的要核。血社火民俗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禳灾、教化和欢娱三个方面,在其功能的建构和作用过程中,明确显现出儒家文化对于巫傩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等的整合与调适作用,进而体现出该民俗在承继传统文化的逻辑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血...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103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03期:2022年9月13日-9月25日 《中国非物质文化大辞典》出版 我国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青海出台非遗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细则...
查看更多
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评审会在兰州召开
地方新闻
9月26日,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评审会在兰州召开。甘肃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文化研究、规划等方面专家学者从地域特征、非遗资源、非遗名录体系、保护传承等方面通报了前期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实地考察情况,依据《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对各相关市州及县区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评估审核,推荐入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将面向社会进行公示。 吕兴来强调...
查看更多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年云南省非遗巡展精彩举办
地方新闻
 9月26日,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在临沧市云县启幕,40项非遗项目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开展为期3天的现场巡展,为云县群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 2022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在临沧市云县启幕 展览现场 高亢悠扬的剑川白曲《东山放羊调》、古朴神秘的纳西族热美蹉、明快...
查看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专题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铺展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调研和重大国事活动中,多次考察非遗项目,多次对非遗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
查看更多
以针为笔以线作画 上海绒绣艺术大展秀出绒绣技艺留存绒绣记忆
地方新闻
从西方油画到东方墨韵,从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到层林尽染的中国山水,一幅幅绒绣作品尽显精湛技艺。9月27日,上海绒绣艺术大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隆重开幕,展品色彩丰富,形象立体饱满,不禁让观众啧啧称赞。 上海绒绣以针为笔、以线作画、以全棉网眼布为画板,是在西方毛线绣花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传统刺绣技法发展而成的艺术门类,被称之为“东方油画”。它最初流行于欧洲,后传入上海,在中西文化的交互滋养下诞生,在海派文化的熏染中开始了长达百年的...
查看更多
打造文旅融合响亮品牌 让运河文化焕发时代光彩——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成功举办精彩纷呈
专题报道
巍然矗立于姑苏古城的虎丘塔,是大运河进入苏州段的标志性建筑,见证着大运河苏州段的千年变迁。9月22日晚,古运河畔,虎丘塔下,大气磅礴、悠扬婉转的民族管弦乐《大运河》拉开了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序幕。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于9月22日至25日在江苏苏州举办。本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立足大运河全域,突出“融合创新共享”主题,围绕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