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上下五千年惟有玉作缘:扬州玉雕大师话玉雕
人物
上下五千年惟有玉作缘:扬州玉雕大师话玉雕江春源 翡翠《白菜》高毅进 翡翠《犀牛》    “上下五千年,唯有玉作缘”这样一种从古到今的王者之气,正是和田玉的真实写照。“玉”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经历了一个由“物-神-人-物”的发展历程,最终百川归流,汇在一起,共同构成七千多年的中华“玉文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与江春源大师对坐,便有一股儒雅之气扑面而来,让人淡然而踏实。生长在扬州的...
查看更多
藏族美术工艺:格萨尔彩绘石刻
专题报道
藏族美术工艺:格萨尔彩绘石刻    格萨尔王的传说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民族史诗,是藏族心中积淀的英雄主义情感。据一些学者考证其原型与岭葱土司有关,所以在甘孜地区尤其是牧区关于格萨尔传说的遗迹比比皆是,如,德格阿须草原,格萨尔王出生之地;白玉河坡乡,被称为格萨尔的兵工厂;甘孜绒坝岔,格萨尔王的战马江噶佩布寄养的地方;玉龙拉措,格萨尔王妃珠牡幼年生活的地方……。    格萨尔文化的另一种载体――嘛呢石刻和唐卡也数量众多。一些格萨尔王史诗的人物,包括格萨尔王本身不仅...
查看更多
青田石雕:千雕万镂 点石成金
专题报道
青田石雕:千雕万镂 点石成金  桃园结义      青田石生成于距今约1.4亿年前的晚侏罗纪,主要是中高温金矿溶液与火山岩互起化学反应,由流纹岩与凝灰岩蚀变而成,具有玻璃光泽和珍珠状晕彩,具油脂感。青田石绚丽的色彩来自于它内部所含的矿物质,石中奇妙的花纹,也是各种色素矿物质相互影响形成的。    青田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山海经南次二经》便有记载,被发现之早,由此可见一斑。现在可以见到最早的青田石雕作品是珍藏在浙江博物馆内的出土文物――六朝时期殉葬用的青田...
查看更多
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其他新闻
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6月13日上午,杭州钱江新城市民广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浙江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2009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里隆重举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主任童芍素,浙江省政协常委、文教卫主任李林访,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杭州市副市长陈小平,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朱忠明等领导参加,开幕式由浙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金庚初主持。   浙江省文化厅...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四)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四)       十四、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69号:羌笛演奏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61号:羌族多声部民歌   &nb...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五)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五) 部分演员    此次演出共有160名民间艺人参加,其中有1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演员中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78岁。羌族民俗歌舞《尔玛吉》演员  (8岁)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演员  (9岁)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演员  (10岁)山南昌果卓舞《雅砻春潮》带面具领舞者  边巴次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南昌果卓舞《雅砻春潮》领舞者  尼玛  (78岁)维吾尔刀郎麦西热...
查看更多
项阳:城里百姓“看得起”的艺术
论坛
 城里百姓“看得起”的艺术――天津曲艺的启示项  阳    十多年以前我去天津音乐学院参会,主人安排大家观看天津曲艺团的演出,时调、大鼓韵味十足,演员们精湛的技艺让我回味无穷。然而使我受感动的不仅仅是演唱的内容和舞台上的表演者,还有在场的观演者。只见他们有的是全神贯注,而有的却是双目微闭,轻轻地“摇头晃脑”,一只手还在那里点着板眼,随着台上演员抑扬顿挫、字润腔圆的而呈现起伏变化,每当唱到起劲处,多数观众竟然一起拍掌击节相和,这并非是一曲结束后的礼貌,而是与...
查看更多
赵本山要丢“二人转”传承人资格?
其他新闻
 赵本山要丢“二人转”传承人资格?     编者按 “新华网辽宁频道6月17日消息(记者魏运亨)尽管赵本山是东北二人转的国家级传承人之一,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指出:眼下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节目不是传统的二人转。如果赵本山传承的就是这样的二人转,将有可能被‘摘牌",被取消传承人的资格。”    一石激起千层浪。乌教授一言,引来各界众多议论和社会关注。为此,本网特做媒体报道和各种观点选摘。 民俗学家乌丙安:赵本山徒弟现在演出的不...
查看更多
乌丙安 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
论坛
 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乌丙安丙安小屋  2009-05-25 21:41:12      人世间的任何关系:结合好了是良缘,结合不好是冤家,留下的尽是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当下,中国民俗学漫不经心地进入了21世纪8年多了,近些年又在不经意间和一个素不相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邂逅相遇,于是,一门传统人文学科和一桩新型文化工程由于文化的近亲关系而结缘,很快就一见如故、两厢情愿,结成了密切的亲缘。    有目共睹,经过将近6年的发展...
查看更多
刘锡诚 转变理念正当时
论坛
  转变理念正当时 ――有关文化理念的再思考 刘锡诚   [摘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上下下都面临着转变理念的问题。过往我们固守的文化理念过于狭窄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的许多项目,过去都不在文化工作的视野之内。地方上出现的重申报、轻保护、形象工程、开发性保护等弊端,盖源自偏狭的文化理念。重表演艺术、轻民间知识等倾向依然存在。传统的手工技艺已得到初步重视,但...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