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8月8日至10日柴达木上演“孟赫嘎拉”民族文化盛宴
其他新闻
8月8日至10日柴达木上演“孟赫嘎拉”民族文化盛宴    青海新闻网讯 第五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那达慕大会暨第七届柴达木“孟赫嘎拉”文化节将于8月8日至10日在海西州大柴旦行委举行。全州8个代表团将献上那达慕传统三项比赛(赛马、博克、射箭)以及其他精彩文艺比赛。  海西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海西州珍贵的文化宝藏之一。此次那达慕大会和文化节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海西蒙古...
查看更多
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7月,去听沧州木板
专题报道
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7月,去听沧州木板著名木板艺人刘凤喜木板艺人唐贵峰,2008年他和刘银河一起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木板大鼓因木板定名。一般,木板长7寸、宽半寸,由乌木或紫檀木或花梨木制作,一副木板艺人使用的木板由线辫连接三块木板而成在第一次去沧州之前,对沧州的认知来自小说《水浒》中林冲发配的情节,以为这样一个英雄落难的地方总该有些不同凡响,心里便牢牢记下了。等到沧州在面前真正生动并亲近起来,还是在异地结识了豪爽直率的沧州同...
查看更多
保护“非遗” 仅有政府是不够的
论坛
保护“非遗”  仅有政府是不够的                        ――从香云纱之争看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香云纱”之争始末    2006年,深圳市香云莎服饰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颁发的“香云纱”原产地地理标志,争论由此产生。    2008年6月,顺德香云纱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12日,顺德伦教成艺晒莨厂梁珠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云纱染整技艺”传承人。    2009年6月13日,深圳市香云...
查看更多
记录我们共有的遗产
专题报道
记录我们共有的遗产                      ――佳能(中国)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在行动    汽车平稳的飞驶在刚刚竣工的都汶高速公路上,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后,这条重新修建起的被称为通往汶川最重要、最快捷的一条生命通道在无数人不懈的努力下奇迹般的提前贯通,创造了中国高速公路史的又一个神话。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汶川县城30公里的一个村庄。从汶川沿317国道往西,一条沿悬崖开凿的土路羊肠般陡然往北,横跨杂谷脑河,这条崎岖颠簸的道路...
查看更多
龙泉青瓷与世界“非遗”
其他新闻
龙泉青瓷与世界“非遗”       浙江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南宋达到鼎盛。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主要有“哥窑”和“弟窑”两大类。“哥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一,釉裂成纹,古朴典雅。“弟窑”釉色葱翠,润如美玉。正如朱伯谦先生所说:“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瓷器的始祖,而浙江的龙泉窑则是中国青瓷史,也是中国陶瓷史的一个名窑,无论就烧制历史,窑系规模产品数量,还是外贸之广泛,对外域之影响,除了比它兴起更晚的景德镇外,还没有哪个窑系,堪与之匹敌。”如今...
查看更多
云南瑞丽傣族孔雀舞得到良好传承
其他新闻
云南瑞丽傣族孔雀舞得到良好传承      7月4日,旺腊给一名傣族女学生纠正手型。 今年63岁的傣族老人旺腊是云南省瑞丽市文化馆的退休职工,也是当地著名的孔雀舞表演大师和傣族孔雀舞的国家级传承人。从2003年开始,他先后教授了300多名学生,将自己的孔雀舞绝技传承下去。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瑞丽市的文化部门对傣族孔雀舞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与传承措施,通过开设孔雀舞传承示范点、组织农民演员排练表演、开办孔雀舞培训班等方式,使之得到有效的保护和...
查看更多
泥人大师“麻辣”寄语徒弟 手艺要好市场要闯
其他新闻
泥人大师“麻辣”寄语徒弟 手艺要好市场要闯     7月2日,惠山泥人厂里特别热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成荫、喻湘涟、王南仙、王木东在此公开验收2007年面向社会招收的9名学生。面对学艺两年多,即将“出师”的徒弟,师父除了“挑刺”,还有“麻辣”寄语:“学了手艺,也要学会走向市场!”“干湿度把握不错,技术基本掌握了。”“对比色用得好,手绘力度还不够,有点粗!”“考场”上,9位学生每人交出手捏、泥塑、彩绘三件作品,栩栩如生的作品中,依稀能看到些大师们的风格。2年...
查看更多
京西太平鼓:展示崭新阵容 激扬豪迈情怀
专题报道
京西太平鼓:展示崭新阵容 激扬豪迈情怀    太平鼓是一种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故又称为“单皮鼓”。太平鼓在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  太平鼓在清末由京城传到京西门头沟地区,是为“京西太平鼓”,很快成为京西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的一种民间舞蹈。旧历除夕、灯节时候,京西百姓总会敲起太平鼓,唱起歌儿,翩翩起舞,以求“太平”之意。2006年5月,京西太平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沿袭几百年的传统文化习俗,在...
查看更多
京东大鼓的特色与保护
专题报道
京东大鼓的特色与保护     在繁花似锦的鼓曲之园中,京东大鼓是一枝别具特色的奇葩。它的独特唱法与韵味,与其他曲种鲜明地区别开来,使人听过一遍,就留在记忆中很难忘记了。  上个世纪50年代,曲艺艺术呈现出一个新的繁荣时期,电台经常播放鼓曲、评书和相声节目,那时还没有什么时尚或流行之说,各类节目只要好听,不同年龄、层次的听众一般都不排斥,包括中小学生。      我就是那时初次听到京东大鼓的,而且记住了演唱者的名字――刘文斌。后来年龄大些,也去茶社剧场看曲艺...
查看更多
肥东洋蛇灯玩成了“国家级”
其他新闻
肥东洋蛇灯玩成了“国家级”      一个相传数百年的美丽传说,让一个极具民俗特色的民间传统活动在一座不起眼的小村落里一代代传承下来。2008年,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的洋蛇灯(如上图)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5月,大邵村的村民邵传富又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邵传富表示一定要让有几百年历史的洋蛇灯继续传承下去。    说起前不久获得的这一殊荣,邵传富依然很激动,他觉得这个荣誉不属于他本人,而属于整个大邵村。玩洋蛇灯的民俗在邵氏家族中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