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知节气 识茶事 和天下丨大暑:夏日炎炎蝉蛙鸣 浓浓茶香伴雨晴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青海湖音乐节·第二十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花儿”歌手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地方新闻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花儿”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培育群众文化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以“奋进新征程  唱响大西北”为主题,由青海、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五省(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五省(区)文化馆共同承办的青海湖音乐节·第二十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花儿”歌手大赛(决赛)于7月20日在青海省文化馆群星剧场圆满落幕。本次大赛凸显以下五大...
查看更多
山西省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地方新闻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 (晋文旅发〔2023〕24号)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省直各相关单位: 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明确和落实保护责任,依据《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经过推荐、评审和公示等程序,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231家单位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省直相关单位要以习近平...
查看更多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晋文旅发〔2023〕24号)
通知公告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 (晋文旅发〔2023〕24号)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省直各相关单位: 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明确和落实保护责任,依据《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经过推荐、评审和公示等程序,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231家单位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省直相关单位要以习近平...
查看更多
以有限展无限——浙江省非遗馆第二期“大家谈”圆桌会举办
地方新闻
7月21日,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浙江文化和旅游》编辑部、浙江书房、茶荟LifeStyle、一本堂协办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第二期“大家谈”圆桌会在浙江书房举办。 浙江省非遗馆第二期“大家谈”圆桌会 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省非遗馆)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吴延飞,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省非遗馆)调查研究部主任黄欢,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教授黄大同,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
查看更多
山西省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晋文旅发〔2023〕24号)
地方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 (晋文旅发〔2023〕24号)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省直各相关单位: 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明确和落实保护责任,依据《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经过推荐、评审和公示等程序,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231家单位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省直相关单位要以习近平...
查看更多
坚定文化自信 助力非遗焕新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非遗政策理论培训班顺利结业
地方新闻
7月18日至21日,“2023年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理论培训班”在北方民族大学顺利结业。全区各市、县(区)文化和旅游局分管副局长,市、县(区)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宁夏文化馆(自治区非遗中心)分管副馆长、非遗中心工作人员;自治区级以上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保护传承基地负责人、自治区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代表等219名线上线下参加了培训。 培训内容丰富。邀请了中共中央党校、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专家学者授课...
查看更多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非遗展演暨梅州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在穗举行
地方新闻
7月20日,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非遗展演暨梅州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在广州市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给予大力支持。 五华县足球文化公园体育场馆(第一期)惠堂体育场 梅州是世界客都、世界长寿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也是...
查看更多
关剑平:中国茶文化的特质及其在日本的传播
论坛
【摘要】中国的古代茶文化经历了从固型茶和散茶的蒸青末茶制作技艺到用蒸青、炒青等工艺加工叶茶的变迁。唐宋末茶和明清叶茶无论是茶叶形态还是核心制作技艺都完全不同,传承至今的6大基础茶类和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丰富多彩。中国茶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给不同地区带来不同的文化影响,日本主要传承了中国的蒸青技术,其中日本抹茶制作技艺传承于宋元时期的末茶,已历经700余年的发展;日本的煎茶传承了元代的茗茶;同时还输入了炒青制作技艺,从中可以看到日本对中国传统制茶技...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122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22期:2023年7月10日—23日 ❖1.《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 ❖2.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调整工作启动 ❖3.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示 ❖4.青年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