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蓝印花布,南通该向桐乡学点啥
论坛
蓝印花布,南通该向桐乡学点啥    国内曾有多个蓝印花布产区,而今只剩下南通和浙江桐乡两地在传承、延续。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耐人寻味:山花奖金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位蓝印花布“国大师”、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中国蓝印花布之乡等代表民间艺术的最高荣誉,全部被南通收入囊中;而桐乡蓝印花布商业化程度最高,也是业内不争的事实。    如何在保护、传承蓝印花布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让这一民间艺术获得更好发展,两地均面临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任务。    不同方...
查看更多
龙氏木雕船工艺 濒临失传的木雕绝技
专题报道
龙氏木雕船工艺 濒临失传的木雕绝技    龙从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北木雕船工艺的传承人,与其父共同制作的作品《端午龙舟》至今仍是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珍贵展品。    2009年2月,龙从发进京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其参展作品《隋代大龙舟》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3月12日,我们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汉阳某小区,拜访刚刚从北京参加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龙从发大师。不大的两居室,到处都是木雕世家的标记。门禁电话上有个精...
查看更多
为避免传统技艺失传 泉州将设非遗项目传习所
其他新闻
为避免传统技艺失传泉州将设非遗项目传习所    技艺高超的师父,光把功夫传授给少数几个徒儿是不够的,应该广纳四海门徒。《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方案中,在全市各地广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或传习中心,成为一大亮点。   将采取多种保护方式   近日,泉州市政府有关会议已经通过《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方案,近期将正式下发。该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本次通过的规划方案中,涉及机构设置及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小部分内容还将稍作斟酌,有待最...
查看更多
中国蓝印花布孤单的手艺
专题报道
中国蓝印花布孤单的手艺     “我们对蓝印花布真正细微的了解是早就没有了,对纹样意义的认识模糊而混乱。这些旧东西,你要知道原本的出处和周到的想法,然后再去利用。”    四缬中的灰缬    久保玛萨(Masa Kubo)开在上海长乐路上的“中国蓝印花布馆”展室墙上有两个小镜框,里面的照片一张是黑白的,拍的是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里叠放在床上的蓝印花布棉被。她记得很清楚,1972年3月她随日本妇女代表团第一次来中国,那条叠得整整齐齐的棉被是她在中国第一次看到的...
查看更多
南京白局唱起“喜羊羊”
其他新闻
南京白局唱起“喜羊羊”    “电视机里的喜羊羊,聪明勇敢又漂亮,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美羊羊,还有一位善良的老村长,有智有勇战胜了灰太狼……”光看歌词,很多人一定以为和热播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关,确实,这是南京白局艺人最新创作的曲目《喜羊羊》。不久前,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生组成的暑期实践小队,分别对南京、常州、盐城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调研。在白局艺人开办的暑期免费培训班里,学生们意外发现,这出白局版《喜羊羊》引起了小...
查看更多
救二人转如救火
专题报道
救二人转如救火 二人转培训班里的孩子们,每个人都要练手“绝活儿”。 (徐丹伟/摄)     编前话:  如今,传统二人转确实已难现往日辉煌,在现代生活节奏和娱乐方式的冲击下,根植于乡土的民间艺术二人转,正在离开广袤的黑土地,流向城市五彩斑斓的舞台,在这一过程中,甚至不惜抖去二人转根须上的最后几块泥土。  传统二人转面临的际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冲击,因此它具有较为普遍的代表性。  本篇文章是《原生态二人转生存状况实录...
查看更多
藏戏,疼痛在传承的接力路上
专题报道
藏戏,疼痛在传承的接力路上    46岁的尼玛康珠进入藏剧团已经有29年了,获得“文化部优秀专家”、“第七届文化艺术节大奖”等称号的她,总是闲不下来,除了正常的演出和排练外,她经常主动手把手地指导新生代演员,在唱腔如何发声、动作如何到位上把自己的经验一点点地传授给他们。    像尼玛康珠这样主动承担起指导新生代演员的老艺人不在少数。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定要把藏戏传承下去,不能因为老艺人的逝去而让古老藏戏断了线,这样我们就变成艺术的罪人了...
查看更多
家纺展首度开辟“家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
其他新闻
家纺展首度开辟“家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    一个展会创新并非难事,但如果持续创新绝非易事。8月份的家纺大展,人们期待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创新。  或许,出人意料的是在家纺商家都在关注贸易订单的同时,上海家纺展却在提升“软实力”上殚精竭虑。一个占馆600平方米的“中国家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即将首度亮相。这是组委会挖潜家纺资源、提升家纺文化的又一力作。  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中国家纺协会副会长杨兆华说:“在全球化和现代...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培训班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培训班     2009年8月17日至20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培训班”在京举行。    培训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处调研员邹启山等分别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的关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与评审、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待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待 锦鸡舞是发源于贵州丹寨的民族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贵州,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年龄偏大。(衣琼/摄)     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省份,目前已有62项(101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3%,是全国排名靠前的省份。这是祖先留给贵州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我们必须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对保护、传承和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