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十三年建设成果亮相北京
要闻
10月2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跑莲灯、霸王鞭、竹马、文水鈲子等晋中社火表演,以及左权开花调小花戏、祁太秧歌、太原莲花落、晋剧等精彩演出,吸引了不少北京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当天,“我从‘晋’中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走进中国非遗馆专题展览”在馆内举行开幕仪式。此次展览是山西省晋中市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后,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首次在北京举行专题展览,旨在向更多人展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13年来丰硕的建设成果...
查看更多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走进中国非遗馆举行专题展览
要闻
10月27日,“我从‘晋’中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走进中国非遗馆专题展览”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开幕仪式。此次展览是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首次在北京亮相,旨在向更多人展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13年来丰硕的建设成果。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0年经文化部批准设立,保护区域含晋中市、太原市、吕梁市三个市,包括晋中市全域11个县(区、市),以及太原市、吕梁市各4个县(区、市)。历经十余载努力,2023年1...
查看更多
“风从陇上来”(霜降)——甘肃非遗雅集艺术沙龙成功举办
地方新闻
10月26日上午,由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风从陇上来”(霜降)——甘肃非遗雅集艺术沙龙在兰州成功举办。有关花儿传承研究以及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甘肃省文旅厅人事处负责人,省非遗保护中心有关人员共计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沙龙围绕如何以传承、保护和弘扬花儿为目标,通过创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花儿作品,力争推出一批传统文化领军人才,并以此为契机,吸纳、凝聚花儿传承、创作、演唱人才为主题进行探讨。各专家学者就自己的...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面向亚太地区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气候变化案例征集工作
要闻
近年来,气候变化以及与气候有关的灾害(包括海平面上升、热浪、旋风、干旱、野火和洪水)在频率和强度上日益加剧,灾害波及范围也不断扩大。气候变化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带来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疾病的变化、野生和家养物种的行为变化以及水文循环的变化;还会造成相关群体的流离失所并给越来越多社区的生计带来冲击,社区实践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环境和资源由此遭到破坏或丧失。这一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和保护造成重大挑战,但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因能为社区...
查看更多
【非遗成都论坛】钱永平:发现非遗社区、地方——基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践发展脉络
论坛
编者按 2023年10月12日,广受瞩目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其中的重要板块——非遗成都论坛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回顾与探索”为主题,邀请国内外非遗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多侧面多角度展开学术探讨,并分享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秀案例。配合论坛主题还举办了“非遗采集著录标准解读与应用”与“黄河文化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两个分论坛。论坛的举办得到了主办方的赞许与业内的认可。近期,我们...
查看更多
千年紫陶促发展助增收——红河州建水县紫陶“土特产”的培育实践
专题报道
建水紫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水县因此被誉为“中国紫陶之都”。截至2022年底,全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536户,实现产值50亿元,辐射带动从业人员6万余人。 如今,建水紫陶已经成为建水县的一项支柱产业,孕育了一代代制陶匠人,涵养出更深厚的文化价值,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建水紫陶取得不断的发展与“管”“产”“技”“人”分不开...
查看更多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湖北“非遗+”发展调研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提出,推...
查看更多
杨明明:口头传统中的民间信仰与历史记忆——以宕昌新坪村藏族龙王神传说为考察中心
论坛
【摘要】新坪村属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辖下,该村藏族民众使用藏语中的安多方言,但不识藏文。在这一背景下,要追溯新坪村藏族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文化,口头传统就成为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赤沙龙王传说是糅合了“梦斩泾河龙”的故事与新坪村当地口头传说的产物。作为一则信仰传说,它解释了当地赤沙龙王信仰和新坪村“七月会”的由来以及妇女“骂神”仪式的由来。由于口头传统是存在于民间且不易被社会权力操纵的叙事,因此它暗含了更为隐秘的历史记忆。赤沙龙王传说不仅保存了新...
查看更多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地方新闻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六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查看更多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通知公告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六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