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将来自八个国家的12项遗产列入《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专题报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将来自八个国家的12项遗产列入《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布扎比10月1日――以阿瓦德•阿里•萨利赫•阿尔穆萨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主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在阿布扎比举行的本届会议期间,已经确定了来自8个国家的12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独立专家审查,将这些白俄罗斯、中国、法国、肯尼亚、拉脱维亚、马里、蒙古和越南的文化习俗列入《名录》,标志着委员会启动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遗产名录》的工作...
查看更多
桐乡民间故事:高手辈出 期待焕发新生
专题报道
 桐乡民间故事:高手辈出 期待焕发新生 李晟中    在我市凤鸣街道、龙翔街道一带,至今还有一些擅长讲民间故事的老艺人。他们所讲的故事都是由上几代人通过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这些故事经过无数次的润饰,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地方特色。从如今还健在的老艺人身上,我们仍可以领略到桐乡农村民间故事的魅力。民间故事艺人沈金陵在茶馆给农民讲故事 部分民间故事精品被收录到书中      凤鸣街道中群村曾是有名的“故事村”       在凤鸣街道中群村,民间故事高手郑善方每天夜...
查看更多
昆曲传承与文化传统
论坛
 昆曲传承与文化传统――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论坛:会议发言郑培凯郑培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主任)   我对于“文化遗产” 这个词的经常使用表示不满,大多数媒体在运用这个“文化遗产” 的时候,给一般老百姓,或者是一般文化官员的印象,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就像人死了以后的遗产,可以利用它来作为资产这么一个想法。   青春版《牡丹亭》的大制作的后果,会不会使得唱腔方面、身段方面在最精密微妙的一些艺术的展现丧失掉?  各位朋友,我要讲的是“口传心授”,牵扯到...
查看更多
湘西苗族剪纸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
论坛
湘西苗族剪纸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田茂军[摘要]苗族民间剪纸叫“锉花”,是不同于汉族民间剪纸的独特艺术样式,在湘西主要分为高山台地型和河谷边缘型两种类型,各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传承途径。主要传承途径有地域传承、家庭传承和视觉传承。在当前旅游业的带动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苗族剪纸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文化功能面临消失,新的价值面临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明确保护对象和保护主体,进而探讨了当前民间文化保护中的保护动力和文化财源问题。[关键词] 苗族剪纸;传承途径...
查看更多
常州白氏留青竹刻
专题报道
  常州白氏留青竹刻 曾 焱     常州留青,有徐、白两派,徐门写意,白门写实。白士风能被尊为当代留青竹刻大师,确立白氏门派,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花3年时间刻成竹简《孙子兵法》,全套共13篇6000多字,放在地上排开约9平方米,在竹刻史上堪称精工巨制。新加坡藏家以3 万元从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买走这件作品,几年后台湾地区藏家又以60万元收藏,在那个年代真是天价...
查看更多
热贡艺术青海璀璨的文化明珠 
专题报道
热贡艺术――青海璀璨的文化明珠    热贡艺术首次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青海这片拥有沧桑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热土为之沸腾。梳理热贡艺术在我省的发展脉络,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加珍惜这颗高原上璀璨绚丽的文化明珠。     热贡艺术源远流长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因13世纪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而得名。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
查看更多
我国将为29个“非遗”项目设馆 支助159名传承人
其他新闻
我国将为29个“非遗”项目设馆 支助159名传承人 □代表性传承人将受特殊照顾 □拟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规 □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杨雪梅)我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29项“非遗”项目,将成为今后“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点示范项目,并有专门的展示馆和传习所,而29个项目的159...
查看更多
非遗专家:"非遗"工艺品是商品 需流通传承
其他新闻
非遗专家:"非遗"工艺品是商品 需流通传承    22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次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表明中国“非遗”正大规模地获得世界认可。“非遗”一旦申请成功,如何保护、传承,已经成为需要面临的新问题。  让“非遗”回归大众生活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非遗”手工艺人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巡回展”现场展示绝活,使无数上海市民近距离接触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激发了对“非遗”的...
查看更多
非遗专家:中国入选"世遗"项目仍"少得可怜"
其他新闻
非遗专家:中国入选"世遗"项目仍"少得可怜"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全部列入。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相关人士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他国家很难超越我国创造的纪录。中国“世遗”数急剧膨胀的背后,到底是喜还是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在受访时表示,中国入选的项目不是太多...
查看更多
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
论坛
 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在第六届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论坛上的发言邢 莉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邢莉作题为《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的发言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丛林中,我国古老的节日文化异彩纷呈。中国大地容纳了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节日文化。各民族的节日文化既互相传播、互相影响,又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保持了其独有的色彩。近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梳理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我国政府积极回应,蒙古族的那达慕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名录...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