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对话非遗保护与传承
2013.09.11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对话非遗保护与传承
其他新闻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对话非遗保护与传承 2013年9月10日,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蒂莫西·柯蒂斯、东盟十国文化官员和相关部门人士以及国内各省区市代表、专家出席。 本届论坛以“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旨在共享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突出成果和先进经验,促进文化领域的深层次对话,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进一步了解和交流...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2013.09.13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专题报道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包泉万 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15个。这些项目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吗?答案是肯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那么,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产业开发时应当怎样运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对此,应切记: 保护要当家,产业不宜“化”; 开发要审慎...
查看更多
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两线车队成功会师南昌
2013.09.16
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两线车队成功会师南昌
其他新闻
深入大美江西,领悟“物华灵秀”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两线车队成功会师南昌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先生致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罗微女士致辞BMW向“樟树中药材炮制技艺”、“高安采茶戏”、“青原喊船”、“青原东固传统造像”、“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捐赠 本网讯 (南昌)花开两枝,南北辉映,感悟江西人文之美。9月14日,在历经数天的深入探访后,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南北...
查看更多
打城戏的延续:民间剧团举步维艰
2013.10.08
打城戏的延续:民间剧团举步维艰
专题报道
打城戏的延续:民间剧团举步维艰 “《目连救母》共有74出戏,加上《西游记》和《李世民游地府》可以不间断演出7天7夜,我希望能够再现这一场大戏,也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保护和传承打城戏。”75岁的打城戏唯一国家级传承人吴天乙如是说。 10月初探访吴天乙,见面地点既是他的住宅,也是他的打城戏剧团团址。今年9月,吴天乙举办演出,以此标志剧团的第三次复办,演出很顺利,但谈及打城戏及剧团发展,这位传承人还是流露出了无奈。 入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是戏曲名乡,城中戏...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国民精神的火光 优秀文化的传承
2013.10.08
中国戏曲:国民精神的火光 优秀文化的传承
专题报道
中国戏曲:国民精神的火光 优秀文化的传承 方块字为什么没有消亡?重要的原因是使用它的人多,它具有非凡的人民性。戏曲也是这样,它移步不换形,变生存危机为发展契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民为一切之本,戏曲艺术亦然。中国戏曲源于民间歌舞,其人民性是与生俱来的。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一直充当着劳动人民的精神食粮,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声情惊愚开场日即收场日,高台教化戏中人亦世上人”,只要世上有人便有戏,没戏了也就没了人。所有的剧种都扎根于民...
查看更多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也是一种保护
2013.10.08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也是一种保护
论坛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也是一种保护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不少专家学者都曾发表过意见。有人认为数据库建设只能保存非遗而不是保护非遗,而非遗保护必须是指当下的活态传承;而另一些人则强调,有一些项目其实已不适合在当代发展,花大力气去做活态传承的工作可能最终也无法实现初衷。 比如“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2009年,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在杭嘉湖平原,这个昔日的丝绸之府,曾经被学界公认的全国蚕丝生产重心...
查看更多
消逝的山西古戏台
2013.10.21
消逝的山西古戏台
专题报道
消逝的山西古戏台 山西省是全国古戏台遗存最多的省份,但那些曾经红火热闹、欢声雷动的舞榭歌台,已经或者正在成为绝响…… 阅读提示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省戏曲文物大普查,山西古戏台数量为2887座。我省是全国古戏台遗存最多的省份,其数量之多、文化价值之高,名列全国各省之首。 2008年,有关部门再次对全省古戏台的生存状况进行为期两年的调研。结果显示,20年中,我省近1/3古戏台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全省现存古戏台仅存1000余座,尤其是...
查看更多
藏族的神山崇拜
2013.10.24
藏族的神山崇拜
专题报道
藏族的神山崇拜 【核心提示】神山崇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式。首先是从自然崇拜到神灵崇拜。其次是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 神山崇拜作为藏族先民自然崇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藏族原始信仰体系的基础。藏区多山,南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北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横亘中西部的众山之主冈底斯山脉和最著名护法神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部蜿蜒着纵横南北的横断山脉。在群山环绕之下,藏民的生产生活都与山息息相关,因此藏族先民把山看做是神灵栖息的处所。原始社会时期人...
查看更多
庙会,众多“非遗”项目的重要载体
2013.10.24
庙会,众多“非遗”项目的重要载体
专题报道
庙会,众多“非遗”项目的重要载体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人类心理、情感及文化认同赖以滋养和安抚的重要行为,它必然会延续到久远的未来。故作为信仰载体的庙会也必然会长期存在。庙会不但是民间信仰的载体,也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民间信仰、庙会与非遗保护 我国的佛寺、道观遍布大江南北,各种地方性神庙更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信仰产生了神灵之家——庙宇,而庙宇的存在和庙会活动的周期性举办,又加深和巩固了人们的信仰。各地的庙会,既是民众信仰民俗的重要...
查看更多
勿忘申遗的宗旨
2013.10.24
勿忘申遗的宗旨
论坛
勿忘申遗的宗旨 十多年前,大部分国人还不清楚什么是遗产名录与申报。今天,中国已拥有45处世界遗产、28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这一简称已如“申奥”般广为人知。这一切,均表明我国在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果。 然而,随着遗产数量的日渐增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收紧”名录申报工作,除了规定每个国家每次最多申报两项,对于那些已经在遗产名录中占了较大份额、被认为已有较好代表性的类别,其项目的审议也会更加严格。这使得不少地方官员发愁“僧多粥少”,申遗的难度是...
查看更多
1
382
383
384
385
386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