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非遗”海南黎锦制作技艺逐步脱离濒危状况
专题报道
把承诺落实在行动上“非遗”海南黎锦制作技艺逐步脱离濒危状况黎族妇女在织锦  2006年,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以下简称黎锦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是海南省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5年紧急保护期的最后一年,为抢救和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5年来,海南省多措并举使得黎锦制作技艺逐渐步入了科学发展和有序传承的轨道。  旧时朝贡佳品遭遇传承困境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查看更多
“非遗”如何保护?亚洲11国专家昆明支招
其他新闻
“非遗”如何保护?亚洲11国专家昆明支招       传统市场不再,传承链条中断……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亚洲各国的“非遗”正在消失,不少传统技艺濒临消亡。2013年11月20日,来自柬埔寨、韩国、泰国、中国等11个亚洲国家的文化专家在第二届亚洲文化论坛上纷纷支招,分享“非遗”保护之道。   中国:增强文化自信和保护意识最重要   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和少英说,近年来,“非遗”保护掀起热潮,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根本目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举例称,丽江古城其...
查看更多
江陵端午祭
2013.12.10
江陵端午祭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位于朝鲜半岛太白山脉以东的江陵及周边地区,每年都要举行江陵端午祭。节庆包括在大关岭山举行萨满祭神仪式,以敬拜山神和男女守护神。它包括传统音乐、Odokddegi民歌、官奴假面剧、口头叙事诗歌以及各种大众消遣活动。 韩国最大的户外集市——Nanjang集市如今已成为该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但出售当地特产和手工艺品,也举行比赛、进行游戏以及马戏表演。 为期四周的节日始于神酒谨酿和端午萨满仪式,仪式的主角是神树sinmok和hwagae...
查看更多
古琴艺术
2013.12.10
古琴艺术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 2003年11月,入选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自动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 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
查看更多
昆曲
2013.12.10
昆曲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 2001年5月,入选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自动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
查看更多
西西里木偶剧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西里木偶剧形成于19世纪初期的西西里,在该岛平民阶层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它讲述的故事一般取材于中世纪的骑士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歌,以及圣徒或江洋大盗的生活,但大部分对白都是木偶艺人在演出中即兴发挥的。西西里木偶剧主要流派有两个,即巴勒莫和卡塔尼亚,主要区别在于木偶的大小和形制,以及操作技巧和各具特色的舞台布景。这种戏剧一般为家庭剧团经营,传统和技艺在内部世代相传。木偶的复杂的雕刻、着色和制作,则是请专业的工匠用传统的方法制作。木偶艺人在艺...
查看更多
蒙古族长调民歌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2005年11月,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自动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蒙古歌曲分为两个主要品种,其一是乌日汀道或称“长调”,其二是“短调”(bogino duu)。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长调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
查看更多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和文化意义的词语。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多种宗教并存传播,东西方文化撞击交融...
查看更多
阿塞拜疆木卡姆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阿塞拜疆木卡姆是一种结构严谨的传统乐种,十分适于即兴表演。木卡姆被视为阿塞拜疆的古典音乐,吸收了源自民族的歌颂英雄业绩的行吟诗人的曲调、节奏和表演技巧,在全国各地的各种场合都能听到木卡姆的演唱。这一含有装饰音的乐种,由一位男性或女性歌手演唱,与传统乐器的演奏,特别是“塔尔”(长柄11弦琴)、卡曼沙(四弦琴)、达夫(一种大型手鼓)的乐手配合表演。木卡姆不可能以固定的形式流传,流行的各种乐曲版本,都是由不同的宗师传承下来。他们培养各自的弟子,使其具备即兴发...
查看更多
阿尔巴尼亚民间低声部复调音乐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阿尔巴尼亚的传统复调音乐,可分为两种主要风格:北阿尔巴尼亚黑格斯人(Ghegs)的表演风格,居住在阿尔巴尼亚南部的来布斯人(Labs)的表演风格。申报书主要指南阿尔巴尼亚托斯克斯人(Tosks)和来布斯人的平行复调音乐。“Iso”一词所指的形式与拜占庭教堂音乐“ison”有关,特指低音声部,即伴唱复调。这种低声部有两种表演方式:在托斯克斯人中,常用“唉”这一衬词使低音持续不断,并采用错位呼吸法;而来布斯人的表演中,低音有时采用带节奏的音调,伴随歌词演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