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6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九   
搜索
李长春参观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
其他新闻
李长春参观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    人民日报(王淑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6日晚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了正在这里举行的“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     为期一个月的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籍珍品展示和保护成就展览。展览集中展出了国家图书馆和各地图书馆的数百件珍贵藏品,全面介绍了古今保护书籍的各种方法,突出展现了党和国家为保护古籍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晚7时30分许,李长春...
查看更多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6〕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
查看更多
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圆满落幕
其他新闻
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圆满落幕杭州余杭滚灯表演  浙江文化信息网(苏唯谦):龙舟竞渡,粽子飘香。作为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浙江省重要活动之一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5月30日至6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成功举办。  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党委书记郭沫勤,浙江省副省长盛昌黎,杭州市副市长陈重华,浙江省文化厅领导...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    (本网讯)2006年4月2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正式生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中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在公约中指出,在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批准通过此公约后三个月正式生效。    目前,已有47个成员国批准通过了该公约,其中欧洲16国,亚洲9国,非洲9国,拉丁美洲7国,阿拉伯地区6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迅速生效,证明了...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会议 讨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影响
其他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会议 讨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影响  (本网讯)2006年4月20至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处组织召开专家会议,会上22家执行机构就2001年和2003年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以及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对各国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所带来影响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生效为视角,介绍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  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如下:  加强对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包...
查看更多
古琴艺术进高校 文化遗产觅知音(图)
其他新闻
古琴艺术进高校 文化遗产觅知音 著名琴家吴钊参加演出的双胞胎演员(曹娟 摄)  (本网讯)2006年6月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古琴雅集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举行,这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之一。  演出开始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崔宪研究员针对古琴的历史、艺术特色为在场的观众作了详尽和生动的讲解。  著名琴家吴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友仁(上海音...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揭晓(图)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揭晓(图)   为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前夕,文化部揭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据介绍,标识是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向海内外征集的。通过网上征集、群众投票和数轮专家评议,最终选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
查看更多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其他新闻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为迎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立意独特的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以“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为主题的活动于6月7日晚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拉开序幕。这台音乐会以普及为目的,既邀请了吴钊、林友仁、李祥霆等古琴大家,也有十几岁的青少年登场亮相,以传统的雅集形式,将古琴送到北大、清华等高校。这项活动得到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清华大学...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开幕(图)
其他新闻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开幕(图) 清代戏衣  (本网讯)值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际,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于6月10至15日在该院开幕。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以戏曲发展的历史为经,以各地各民族的戏曲剧种为纬,分戏曲剧种的孕育、戏曲剧种的成熟、戏曲剧种的繁荣、戏曲剧种的革新、戏曲剧种的保护五个部分,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的丰富戏曲文物,如宫廷戏曲服饰、出土的戏曲雕刻、明清刊刻的戏曲善本、民间戏曲抄本、清末民国初年...
查看更多
北马其顿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