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文化部、教育部拓展“研培计划”项目范围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南京开班
专题报道
     开班仪式现场    7月10日,来自江苏各地基层剧团、演出机构的70多位院团长、知名编导、演员、非遗传承人齐聚江苏省戏剧学校,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为期20多天的江苏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此次研培班是文化部、教育部拓展研培项目范围,将传统戏剧人才的培养纳入非遗人群研培计划的首次试点。    研培班由文化部非遗司、教育部高教司主办,江苏省文化厅承办,江苏省戏剧学校具体负责执行。    据江苏省戏剧学校校长朱琰介绍,研培班面向江苏全省,同时开设戏曲...
查看更多
青海热贡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
专题报道
热贡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桑斗合的徒弟在作画(摄影:王学思)同仁县热贡石雕艺人在雕刻(摄影:王学思) 热贡“六月会”(摄影:阮园成)热贡堆绣(摄影:阮园成)黄南藏戏(摄影:阮园成)泥塑制作(摄影:阮园成)    对于青海的热贡地区而言,农历六月是歌舞的季节,也是盛装狂欢的季节。日前,有着1400多年历史,由当地藏族、土族共同参与的最为盛大的传统民间节日“六月会”在热贡地区举行,隆务河畔桑烟弥漫、歌舞不绝、天地同乐。如今,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恢复并扩大到24个...
查看更多
刘奇葆:说唱美好时代 演绎中华曲艺新的传奇
其他新闻
原标题:刘奇葆在中国曲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 说唱美好时代 演绎中华曲艺新的传奇  7月19日,中国曲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两创”方针,不断出精品、出人才,弘扬中国精神、彰显民族特色、服务基层群众,推动中华曲艺绽放新的光彩、演绎新的传奇。  刘奇葆...
查看更多
专访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贾凡
访谈
查看更多
专访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贾凡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贾凡,蒙古族,副研究馆员。历任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自治区艺术研究所所长。现任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
查看更多
文化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的通知(2017)
相关文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为进一步实施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提高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经商教育部,文化部制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 文化部 201...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论坛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期运动,发现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并结合农业产生特点,指导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这是一个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学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组成“二十四节...
查看更多
大暑
2017.07.24
大暑
节气详解
查看更多
忽若秋气生——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专题报道
图1 水彩画《大暑》(作者:施颖)  节气概说  每年7月22—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正值二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今年的大暑时间是2017年7月22日(农历丁酉年六月廿九日)。  “大暑”“小暑”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气,“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记:“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实践国际研讨会暨暑校专题讲座之一:今昔的美国民俗学研究
论坛
   时间:2017年7月17日下午  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迪姆·罗仪德(Timothy Lloyd)教授  主持点评人:川森博司教授  记录:马千里  供图:朝戈金,焦学振  本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即:(1)美国民俗学会简史;(2)美国民俗学研究人员的构成变化;(3)当今美国民俗学的研究格局;(4)美国民俗学会的日常活动。  一.美国民俗学会简史  美国民俗学会于1888年成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