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储金霞
2018.11.15
储金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11月生,安徽省枞阳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芜湖铁画锻制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9年随父亲储炎庆学艺,接受了铁画技艺的系统训练和承传。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巨型铁画六大件《迎客松》《黄山天下奇》《中华颂》等的创作。对人物、花鸟、山水的铁画表现形式多有创新,独创的淬火手法,利用变温瞬间的色差使铁画呈现出墨分五色的艺术效果,获得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金奖...
查看更多
林仕元
2018.11.15
林仕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55年2月生,福建省福安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1975年开始师从叶如发学习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技艺,也凸显了畲族的审美观,尤具民族特色。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陵十二钗》《金龙戏珠》《龙腾五洲》等。与当地学校联合开办专业班,讲授并推广畲族银器制作技艺,已培养出六十多位后继人才,为保护畲族文化、完善畲族银器制作技艺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授艺外,还收藏了...
查看更多
勒古沙日
2018.11.15
勒古沙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56年6月生,四川省布拖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饰制作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2岁习艺,得到父亲勒古拉牛的真传。22岁参军。1981年正式走上以彝族银饰手工制作为营生的道路。擅长彝族银饰酒器、餐具、服饰装饰的纯手工制作,制品保留了彝族传统文化符号,且精美独到,备受推崇。2007年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得主办方颁发的彝族银饰手工制作银奖。共有徒弟三十余人,技艺上较有成就者有勒古俄日、勒古永日、勒古土日等。
查看更多
吴水根
2018.11.15
吴水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66年2月生,贵州省台江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苗族银饰锻制技师,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第八代传人。8岁开始随长辈学艺,20岁后独立成师。熟练掌握银饰加工各道工序。将技艺传与子女并从社会上收徒四十余名。制作银饰技艺精湛,设计新颖独特,作品《苗族图腾柱》参加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获金奖。曾到墨西哥国立博物馆等地进行技艺展示。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州...
查看更多
钟连盛
2018.11.15
钟连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62年2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78年进入北京市珐琅厂学艺,跟随钱美华、于兆贵、刘玉彩学习设计、掐丝、点蓝等主要工序,现任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工艺美术师,主持设计、监制多项大型精品工程。擅长挖掘传统纹样,作品简约、抽象,现代感突出。长期致力于拓宽工艺应用领域,并在生产工艺、创新攻关、装饰效果等方面取得突破。代表作有《荷梦》《北京...
查看更多
曹运建
2018.11.15
曹运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2年3月生,山西省襄汾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具制作技艺(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晋作家具制作技师。15岁起跟随父亲学习古典家具制作技术,并广泛搜集明清流传于民间的各类珍品。27岁拜晋作木工匠师郑小龙为师,后又拜晋作漆、画工匠王治权为师,学习并系统整理晋作家具制作技艺。通过多年研究实践,总结出晋作家具制作工艺中的榫卯结构要点,以及龟裂纹、描金、五彩等传统技艺绝活,并将这些技艺用于家具产品的研发当中。为了更有效地传承技艺...
查看更多
杨金荣
2018.11.15
杨金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2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具制作技艺(精细木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青年时期曾学锻工八年,1980年考入江苏省外贸学校,因从事红木制品出口工作,专注于学习研究精细木作技艺。师从唐荣培、王金生等老一辈木工名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艺特色,创造出“面边压条一体化”和“对料乱冰格上挠度踏足”等高难度的手工技艺,并通过钻研恢复了“绷藤”工艺。主持起草了全国第一部红木制品质量地方标准(DB32/T368...
查看更多
殷秀云
2018.11.15
殷秀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6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于1968年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厂,先后向孙茂同、董茂林、朱文林、刘文瑞、寇杰臣、吴岳等多位老艺人学习雕漆制作,全面掌握技艺特点。雕刻手法刀锋犀利、片活圆润、形体准确、层次清楚;融入立体雕塑和象牙雕刻技法,人物体貌和个性惟妙惟肖;与金漆、牙雕、花丝等工艺相结合,丰富了雕漆的创作形式和艺术风格。作品图案设计细腻,内容题材丰富,构图...
查看更多
梁忠秀
2018.11.15
梁忠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11月生,山西省平遥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遥县推光漆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进入平遥推光漆厂画工车间,跟随薛生金大师进行系统的基本功学习与实践,并潜心研究描金彩绘和堆鼓罩漆两大核心工艺。在漆器彩绘方面不拘泥古法,大胆将油画、水粉、水彩画的表现手法和个人风格有机地融入漆器艺术,既发挥了描金彩画与堆鼓罩漆的髹饰技艺,又创造了沥金、沥银、沥螺新工艺。作品《岳阳楼》《江山颂》等在工艺美术展上...
查看更多
汤春甫
2018.11.15
汤春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9月生,浙江省天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擅长塑造佛像。创办天台山工艺美术学校、浙江天台山美术馆、浙江天台山佛教城、台州传统艺术博物院。11岁师从华顶寺艺僧释广弘,学习干漆夹苎技艺。熟练掌握该技艺四十八道工艺流程、一百六十多道工序。致力于该技艺的挖掘、整理、研究,记录技艺的工艺流程,恢复完整的传统工艺作坊,设立干漆夹苎作品珍藏馆。发挥老艺人传帮带作用,培养传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