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济仁
2018.11.15
李济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1月生,安徽省歙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第十四代传人。少时随第十三代传人张根桂习医。行医六十余载,在内、妇、儿科疑难杂病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全面继承张一帖内科诊法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尤擅痹证、痿病、肿瘤、肾病等顽疾治疗。著有《济仁医录》《痹证通论》《新安名医考》等学术著作十四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的五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
查看更多
张舜华
2018.11.15
张舜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2年1月生,安徽省歙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第十四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张根桂习医。从医六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伤寒、肾病、肝胆病、癫狂、妇科等疾病诊治;对中医治则、治法多有发挥,在辨证用药上制定了择时施治等原则,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将张一帖家传秘方之一无偿献出,受到国家表彰。从1990年起,连续二十年坚持每年春季返乡义诊,获得乡民高度赞扬...
查看更多
柳惠武
2018.11.15
柳惠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1月生,山西省太谷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和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定坤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17岁进入山西中药厂(原名广誉远制药厂),跟随父亲资深药师柳子俊学习定坤丹制作技艺。几十年来在龟龄集、定坤丹等生产岗位工作,不仅全部掌握龟龄集、定坤丹独特的炮制、制作工艺,而且通过不断摸索探究,对传统工艺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潜心研究龟龄集、定坤丹等传统古方的药理与临床,挖掘广博的内...
查看更多
劳三申
2018.11.15
劳三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9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六神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认真学习六神丸的制作工艺及相关内容,恪守国家保密品种协议,并带徒授艺,传承该项技艺。在任六神房房长期间,六神丸三次获得国家质量金奖,并多次获得“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上海中药行业名优产品”等称号,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主要负责开发的六神丸衍生产品麝香保心丸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优秀新产品奖、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六应丸获...
查看更多
杨福安
2018.11.15
杨福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9月生,山东省平阴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1983年进入山东平阴阿胶厂(福胶集团前身)工作。近四十年来潜心研究阿胶文化,致力于阿胶的生产、技术、质量、产品研发、经营等工作,带领阿胶厂从传统的小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家级中药企业。现任山东福胶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主编《中国阿胶》。率先进行阿胶产品标准化研究,编写首部全国通用的《阿...
查看更多
夏小中
2018.11.15
夏小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1月生,湖北省京山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夏氏丹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夏氏丹药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自幼和兄长夏大中跟随父亲夏方清学习中医,12岁开始同父亲一起炼丹制药,得其父真传。21岁在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任住院医师,28岁任武汉夏小中医院院长。三十多年来,接诊国内外患者五十余万人(次),解除广大骨病风湿病患者的病痛。致力于丹药制作和科研工作,编写出版了有关夏氏家传秘方的学术专著《骨关节疾病的诊...
查看更多
武承谋
2018.11.15
武承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6月生,山西省高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武氏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武氏正骨疗法第二代传人。自幼聪慧,在父亲武根定(武氏正骨创始人)口传身教下,12岁开始学习武氏正骨内功和唾骨法,15岁出师行医,20岁便深得武氏正骨术之精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治疗髋关节脱位的盘腿牵引整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对坐位牵引法、治疗腰椎骨折的双拇指按压法和治疗锁骨骨折的平卧位腋下牵引法等。一生专注于正骨术研究,参与各种骨科...
查看更多
张玉柱
2018.11.15
张玉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2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张氏骨伤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主任中医师,张氏骨伤疗法第五代传人。18岁师从其父张氏骨伤疗法第四代传人张绍富学习中医骨伤技术,全面继承父辈的一整套治伤接骨技术,完善张氏骨伤疗法理论体系。主编《张氏骨伤诊疗技术》《张氏正骨复位与外固定技术》,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任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十届、第十一届...
查看更多
占堆
2018.11.15
占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6年5月生,西藏自治区仁布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药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出身于藏医世家,祖父是西藏日喀则有名的藏医大师。5岁时随父亲和叔父接受藏医启蒙教育,背诵藏医基本知识。12岁时正式被拉萨“门孜康”(拉萨藏医天文历算学院)录取,系统学习藏医药和天文历算等内容,接受正规的藏医药教育,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担任西藏藏医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以丰富的经验授徒传艺。主编有《藏医药目录学》(藏汉英版)等...
查看更多
雷雨霖
2018.11.15
雷雨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9月生,2020年1月去世,河北省三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中医药文化(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代表性传承人。1940年进入西鹤年堂药店做学徒,在斗房学习中药材汤剂和饮片的蒸、炒、炙、煅,在丸药房学习制作丸、散、膏、丹和吊腊皮、摊膏药、露露水等工艺。传承鹤年堂传统宫廷配方和制药技艺,掌握细料及套色工艺流程。在传承传统基础上研发鹤年九宝、鹤年养生茶、鹤年御膳酒、鹤年堂法制黑豆、沐春茶、乾元膏等产品,指导徒弟研发养生制品百余...
查看更多
1
840
841
842
843
844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