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欧海金
2018.11.15
欧海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水族,1943年7月生,贵州省荔波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伯父学习水书,1953年后开始独立主持水书习俗活动。1988年与水学专家姚福祥完成合译水书《亥子卷》。1996年翻译水书《正七卷》。被聘为荔波县水书研究员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专家。多次向各地专家学者介绍水书或讲解水书习俗,接受多家媒体调查和采访,并进行水书习俗表演。注重传承,举办水书培训班,部分学员已成为水书研究骨干。
查看更多
潘老平
2018.11.15
潘老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水族,1937年7月生,贵州省荔波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在拉易下寨读过两年私塾,后随祖父潘顺、父亲潘荣生学习水书,精通水书。20岁开始独立主持水书习俗活动。2002年被聘为荔波县水书研究员。参与县水书办破译夏陶符号碎片上二十四个符号及北宋早期八莲瓣陶碗上十个神秘符号工作。2005年被聘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专家,参加州专家组各项水书习俗审稿会、研讨会。参与注录、翻译荔波馆藏精品《泐金纪日卷》《金银卷》及其他水书一...
查看更多
蔺文艺
2018.11.15
蔺文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3月生,河北省邯郸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会(苇子灯阵)代表性传承人。9岁起跟随师傅王伏柱学艺,熟练掌握苇子灯阵的打鼓技艺。苇子灯阵的主要乐器有墩鼓、大钹、小钹、中钹、铜锣、笙等。每年元宵节积极组织苇子灯阵表演,担任鼓头,协调每场活动。重视技艺传承,现已培养出多名徒弟,使苇子灯阵后继有人。
查看更多
邵传富
2018.11.15
邵传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2月生,安徽省肥东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会(肥东洋蛇灯)代表性传承人。18岁跟随村中长辈学习洋蛇灯的扎制,并在玩灯时负责舞动蛇尾部位。记录绘制洋蛇灯的扎制方法、仪式内容、舞蹈动作等,逐渐熟练掌握了洋蛇灯的全套扎制技巧和舞灯仪式。多年来,组织洋蛇灯队参加首届庐州灯会、安徽省第七届运动会、中国相声节等多项重大活动。2009年至今,一直在安徽省进行洋蛇灯的传承和展演活动,并悉心指导村中后辈玩灯人。
查看更多
肖永庆
2018.11.15
肖永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羌族,1937年11月生,四川省茂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代表性传承人。出身释比世家,1976年后跟随父亲肖德生学习释比文化。1990年开始在四川各地从事释比法事活动,颇有名望。了解羌年传统,掌握各种法事程式,精通各种释比法术,擅长唱经诵词和舔犁头、抓油锅等功法,传承羌族释比北部方言唱经和上、中、下坛。坚持技艺传承,授徒肖清旺、肖清禹、尹城、肖武等多人,并带领徒弟主持羌族地区羌历年祭山会等民间重大节庆祭祀活动。
查看更多
王治升
2018.11.15
王治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羌族,1934年11月生,四川省汶川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释比世家,家族共有十一名释比。12岁开始跟随父亲王庭福学习释比唱经,父亲去世后受到堂兄王治国指点。多年担任羌锋村羌年主持者,掌握法事程序,理解释比文化内涵;熟练掌握释比经典四十余首,能用羌语唱述经典文献十六段。曾参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与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实施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出版项目《羌族释比经典》的收集整理工作。积极开展...
查看更多
赵云山
2018.11.15
赵云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8月生,河北省隆尧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隆尧县泽畔抬阁)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赵文治、肖老肥,为泽畔抬阁第二十一代传承人。全面掌握泽畔抬阁的历史渊源、制作表演等内容。积极组织泽畔抬阁参加各级文艺演出活动,1986年参加邢台地区全运会开幕式表演,1997年参加邢台市元宵节乡艺会演并获得表演一等奖。此外,还多次参加隆尧县历届乡艺进城会演和市、县、村重大节庆日演出活动等。20世纪90年代后相继培养了第二十二...
查看更多
张根志
2018.11.15
张根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5月生,浙江省浦江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浦江迎会)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浦江迎会世家,受家庭和村落影响,自幼喜爱抬阁艺术,掌握传统抬阁设计理念和一系列技法,先后设计创办大小会桌九桌,采用腾空疏散手法,在有限的会桌上发挥超限的空间效能。先后带领浦江迎会作品参加新加坡第三十五届妆艺大游行、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上海世界博览会、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等活动,受到各方面好评。代表作品有《蟠桃盛会》《八仙赴盛会...
查看更多
刘文昌
2018.11.15
刘文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8月生,安徽省临泉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肘阁抬阁)代表性传承人。4岁时就跟随叔父参加肘阁抬阁的演出,在抬阁上饰演《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中的人物。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逢抬阁班演出便随同参加。后跟随老艺人学习扎彩、绑架子等。熟练掌握肘阁抬阁的步伐,如乌龙摆尾、剪子股等,并能加以发展,使演出效果诙谐有趣。从2009年起,组织肘阁抬阁演出队参加各种重要节庆活动及民间表演。多年来参与传承活动,培育指导了...
查看更多
钟郁文
2018.11.15
钟郁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9月生,四川省兴文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大坝高装)代表性传承人。从20世纪70年代起师从大坝高装艺人聂泽高,学习高装姑娘化妆、捆装、造型和掩头设计等技艺。能指导制作高装器具、服装、掩头和道具等,根据戏目进行化妆、捆装和搭建高装,并独立指导大坝高装演出。积极参与大坝高装戏目创作,编排的《水漫金山寺》《穆桂英挂帅》《芙蓉花仙》和领导创作的《哈三妹出征》《芦笙恋歌》等反映兴文僰苗文化的戏目,成为大坝高装...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