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方由根
2018.11.15
方由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0月生,2020年6月去世,江西省武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薅草锣鼓(武宁打鼓歌)代表性传承人。从1955年开始,便跟随父亲方宜春学唱打鼓歌,在集体生产劳动中,为本村及周边乡镇的集体生产鼓劲助阵。1986年,在武宁县政府举办的万人歌会暨学术研讨会上,演唱的《到山来》等多首曲目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部分曲目被《中国音乐词典》收为辞条。2006年被特聘为打鼓歌教员,在全县中小学教授打鼓歌。
查看更多
冷浩然
2018.11.15
冷浩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44年10月生,湖北省宣恩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薅草锣鼓(宣恩薅草锣鼓)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中学毕业参加生产队劳动,开始接触薅草锣鼓,随即跟随祖父冷应杰学习薅草锣鼓。善于即兴创作演唱,能见景生意,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风趣生动的歌唱,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嗓音洪亮、圆润,能把握韵律节奏,演唱技巧运用自如。熟悉薅草锣鼓的各种演奏曲牌,掌握了锣、鼓、钹等相关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从2008年开始,利用自家场地建立起民俗文化传习所,通...
查看更多
贾福英
2018.11.15
贾福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36年12月生,贵州省从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讲侗族民间故事和学唱侗歌,10多岁就登台演出,后开始学习编侗歌、编侗戏,至今一直在小黄村传授侗歌、侗戏并编歌、编戏。掌握传统侗歌近两千首,自己新编侗歌二百六十首,创作侗戏二十多部,代表作有《甫贯》《买田》《巧罚奸商》《偷鸡》等。根据民间故事所改编的侗戏《甫贯》《巧罚奸商》至今仍在侗族村寨广为流传,久演不衰。培养了两百多位徒弟,许多人已成为当地...
查看更多
杨月艳
2018.11.15
杨月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侗族,1967年4月生,贵州省黎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琵琶歌代表性传承人。11岁师承尚重琵琶歌一代宗师吴仕恒,学习演唱侗族琵琶歌,13岁就在“记坚节”(侗族牯藏节)登台演唱。演唱的叙事歌内容丰富,涵盖侗族历史、古规古理、生产生活、风尚习俗等,即兴演唱的抒情歌情深意切、打动人心。每到年节或办喜事的时候,四方乡邻都会请她去唱歌。多年来,为民间踩歌堂弹唱琵琶歌一千余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坚持传承带徒,授徒二十余人。曾获得县政府授予的侗族大...
查看更多
苏乙拉图
2018.11.15
苏乙拉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6年3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声部民歌(潮尔道月生,阿巴嘎潮尔)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爱好音乐,1983年起跟随著名马头琴、长调、潮尔道大师玛希巴图学习阿巴嘎潮尔道演唱,成为玛希巴图大师三大弟子之一。1985年起不断地学习和钻研阿巴嘎潮尔道的演唱技法和曲目,挖掘和总结阿巴嘎潮尔道的文化脉络和历史传统,并通过与潮尔道民间艺人切磋技艺,艺术水准日渐成熟。演唱的阿巴嘎潮尔道音色丰富,气势宏达。近年来多次在家乡组...
查看更多
方少保
2018.11.15
方少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73年9月生,贵州省台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祖母和母亲都是当地有名气的歌师,耳濡目染,自幼便掌握了苗族民歌的演唱技巧,少儿时就学会了不少苗歌,演唱中真嗓、假嗓、甩音、颤音灵活应用,演唱情感细腻,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出师后积极参加民间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协助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开展苗族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培训,将自己掌握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带出一批又一批青年原生态歌手...
查看更多
王鹏
2018.11.15
王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5月生,辽宁省凤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87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乐器工艺系,师从赵广运学习古琴制作,跟从川派琴家顾梅羹、广陵派琴家梅曰强学习古琴演奏。1990年进入北京民族乐器厂工作,2001年创建古琴工作室钧天坊。斫琴传承古法并融汇创新,修复历史名琴百余张,创作新琴式百余种。所制古琴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场合及世界多地剧院演奏。演奏作品气息雄浑古朴、手法严谨细腻。创办琴学编辑室、钧天琴院...
查看更多
朱晞
2018.11.15
朱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2月生,江苏省常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虞山琴派)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开始跟随虞山派传人翁瘦苍学习古琴艺术,继承了虞山派“清微淡远、博大和平”的传统,琴曲风格自然天成,既有魏晋风度又有宋词意境,潇洒情真、富于变化的演奏把虞山琴风演绎到了新的高度。在日本演出时,被日本媒体誉为“人间国宝朱晞氏”。曾撰写《古音正宗》等专著,主编出版的《〈松弦馆琴谱〉钩沉》《〈松弦馆琴谱〉钩沉CD集》重现了昔日虞山琴派的完整风貌...
查看更多
马维衡
2018.11.15
马维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7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80年代起,师从广陵琴派名家胡兰、林友仁学习古琴。在继承广陵琴派飘逸跌宕、绮丽缠绵风格的基础上,将昆曲唱腔中的委婉、细腻、顿挫合理地运用到指法和琴曲中去。演奏风格厚重沉稳、气韵饱满。主要代表作有《平沙落雁》《山居吟》等。同时善于制琴,所斫之琴以其端庄古朴的造型、松透圆润的音色,得到海内外琴界的高度认可,世称“马琴”。2008年起先后成立南风琴...
查看更多
桂世民
2018.11.15
桂世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十分钟爱传统的琴棋书画,于20世纪70年代初拜金陵派一代宗师夏一峰的得意弟子、著名琴家梅曰强为师,从学十一年,并得到同门师伯张正吟、邓文权的长期指导,受金陵派之正传。其间得到老一辈琴家程午加等多年的精心指导,常年寻访各地名家,受益良多。经四十余年潜心研习,逐步形成了以金陵派为主干兼收众长的特点,以及儒雅端庄、严谨规范、持古不拘、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