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张洪通
2018.11.15
张洪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8月生,河北省南皮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落子代表性传承人。杨庄子落子(梅派落子)第七代传人,自幼爱好落子、武术。技艺以鞭为主,动作英武健美,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是“捋鞭”,具体动作有“缠头捋鞭”“裹脑捋鞭”“挽花捋鞭”“单刀式捋鞭”“单刀扫堂式捋鞭”等。这些动作主要通过全身动作的变化来体现,而下肢基本保持着屈膝的“虎步”“跺子”“箭步”“台步”等。表演曾多次获得省、市、县级奖励,并培养了大批落子后继人才。
查看更多
孙永超
2018.11.15
孙永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3年10月生,安徽省凤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老虎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在火老虎灯班中负责道具扎制与保存的父亲孙长友影响,常观看其扎制维修道具的过程和火老虎灯班的演出,逐渐将火老虎表演流程及内容熟记于心。此后参与演出,主要扮演狮子,动作洒脱奔放,形象栩栩如生,且能根据表演需求在原有形式上进行改编,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玩灯者。1996年,带领村民重置火老虎道具,搭建表演团队,重新恢复火老虎表演,除依旧俗在当地演出外,还曾多次带队外出...
查看更多
吴修富
2018.11.15
吴修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28年10月生,3年15月去世,湖北省利川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肉连响代表性传承人。少时跟随理发的牟师傅学习“泥神道”动作,在练习过程中,尝试着把秧歌舞、耍耍、跳丧舞、莲湘舞等民间舞蹈动作融为一体,通过拍击肩、臂、额、肘、胯、腿、脚等身体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通过几十年研习探索,练就了一身绝活。1992年随湖北省代表队赴广西南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肉连响并获奖。积极传艺带徒,培训学员数千人,其中骨干二百余人。
查看更多
吴华得
2018.11.15
吴华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4月生,四川省平昌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翻山铰子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拜谭派翻山铰子传人曾和举为师。在继承谭派基本技巧后,大胆创新,创立吴派翻山铰子,丰富了“平地铰子”“高台铰子”的内容。在表演时,动作舒展灵活、刚健粗犷,展现出种种优美的舞姿和造型,营造出红火热闹、欢快愉悦的现场气氛。多次参加文艺汇报演出并获奖,1988年表演的民间舞蹈翻山铰子被列入《中国民族舞蹈集成·四川卷》。收集、整理、传承翻山铰子舞蹈相关资料,为省...
查看更多
张有万
2018.11.15
张有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2月生,陕西省靖边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靖边跑驴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爱好文艺活动,受老艺人孟占雄的影响,经常参加跑驴表演,擅长人与驴同时进行表演,下身表演驴的跑、跳、走、卧、起踢,上身表演人的言谈、闪腰、揉肩等,整体风格细腻逼真。多年来,坚持参加各类演出并多次获奖。长期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和辅导,培养了大批热爱跑驴表演的艺术爱好者。
查看更多
赵明华
2018.11.15
赵明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瑶族,1943年5月生,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长鼓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师傅瑶族长鼓舞第二十六代传人李根普学习长鼓舞,动作柔和协调,并通过弹跳来显现鼓舞的独特风韵。所掌握的瑶族长鼓舞音乐、种类、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师傅一起被誉为瑶族“长鼓王”。多次参加比赛获奖,并长期向年青一代教授瑶族长鼓舞。
查看更多
朱金龙
2018.11.15
朱金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羌族,1951年6月生,四川省汶川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族羊皮鼓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在羌族羊皮鼓舞传承世家中长大,跟随父辈一起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当地羌族羊皮鼓舞颇具影响力的“释比”领舞者之一,表演时舞蹈节奏鲜明,动作力度强劲,情绪高亢振奋,舞姿看似简单,却技巧性很强,充分体现了羌族羊皮鼓舞粗犷、稳健的特点。平日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查看更多
茶春梅
2018.11.15
茶春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彝族,1962年8月生,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打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彝族民间歌舞,积极向村中长辈学艺,逐渐成长为民间歌舞骨干。嗓音甜美高亢,是青云乡家喻户晓的民间歌手。所表演的打歌节奏明快、步伐多样,有“十六步平摆”“三步一掂”“半翻半转”“全翻”“三翻三转”等。曾多次参加省、州、县组织的各种演出活动。2006年,带领马鞍山青云打歌队赴京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展演,以明快多变的舞姿和激昂奋进的情绪深深感染了...
查看更多
鲁朝金
2018.11.15
鲁朝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66年3月生,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跳菜代表性传承人。跳菜、唢呐、葫芦笙演奏世家第四代传人。16岁开始学习打歌、跳菜、吹芦笙和唢呐。在父辈的传授和带领下,经常参加民间红白喜事、山会、庙会等表演活动。熟悉跳菜的始末套路,擅长宴席跳菜和表演跳菜,对跳菜中手托金鼎、喜雀蹲窝、苍蝇搓脚等技巧运用自如,还能演奏芦笙十六步、十二步打歌调,吹奏《天堂调》《龙抬头》等唢呐调。1992年以来,多次赴北京、昆明等地参加重要演出...
查看更多
俸继明
2018.11.15
俸继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布朗族,1955年11月生,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朗族蜂桶鼓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生长在布朗山寨,11岁随本村万七师傅学习蜂桶鼓制作,学跳蜂桶鼓舞。14岁全面掌握蜂桶鼓制作技艺、传统鼓点的打法和跳蜂桶鼓舞的高难度技巧,成为寨子里的“鼓王”。1971年进入县文工队,经过刻苦学习和训练,成为县文工队的“蜂桶鼓王子”。1984年放弃公职回家务农。是布朗山寨每年节日、喜庆舞蹈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在群众中有较高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