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8   星期五   农历六月廿四   
搜索
民俗节庆,如何在融合中传承文化根脉
专题报道
端午佳节刚刚过去,人们在划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着端午习俗带来的浓郁文化味儿。伴随着春节、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和创新,越来越多节庆文化活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传统民俗文化集中展现的平台。传统节日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如何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如何促进民俗节庆与人们的现代生活相结合? 节庆活动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案例:端午节期间,北京欢乐谷迎来了大批亲子游客...
查看更多
“唤醒”古琴,为保护沉睡着的非遗提供新思路
非遗演出季
“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音乐会现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市非遗古琴艺术传承人、上海古琴研究会会长戴晓莲演奏名曲《梅花三弄》。 《忆故人》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梧叶舞秋风》 《山居吟》 《洞庭秋思》 《神人畅》 《欸乃》……在日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以及恭王府博物馆和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的“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中,吴钊、戴晓莲、林晨、杨春薇、黄梅、巫娜等古琴名家与五张...
查看更多
“唤醒”古琴,为保护沉睡着的非遗提供新思路
专题报道
“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音乐会现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市非遗古琴艺术传承人、上海古琴研究会会长戴晓莲演奏名曲《梅花三弄》。 《忆故人》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梧叶舞秋风》 《山居吟》 《洞庭秋思》 《神人畅》 《欸乃》……在日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以及恭王府博物馆和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的“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中,吴钊、戴晓莲、林晨、杨春薇、黄梅、巫娜等古琴名家与五张...
查看更多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清单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第五批)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视频、图片及辅助材料制作要求(第五批)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9〕81号)
部级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19〕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关规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查看更多
“紫砂·九雋”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揭幕
要闻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宜兴紫砂不仅为人们创造了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物质产品,同时在艺术设计和工艺实践中,也为中国陶瓷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了养分 。 6月20日,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展出作品   鲁鹏 摄影 6月20日,“紫砂·九雋”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揭幕,展出了蒋雍君、喻小芳、范伟群、史小明、蒋琰滨、毛子健、范泽锋、范建...
查看更多
香港粤剧传承: 小小少年的“梨园梦”
专题报道
香港九龙杉树街33号,声辉粤剧推广协会排练室里,经典“红白脸”妆容、粉色镶珠头饰、华丽戏服,映入眼帘。12岁的利文喆和13岁的陆瑞徽,一人演周瑜,一人饰小乔,举手投足有板有眼,将粤剧折子戏《艳曲醉周郎》演绎得流畅自然。 “他们是天生的粤剧演员。”79岁的粤剧名伶杨剑华在一旁观看,眼里满是欣慰。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表演技艺包括“唱做念打”,即唱功、身段、台词、武打,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和香港、澳门等地区。2009年,粤剧被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