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竹刻(常州留青竹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常州市      留青竹刻是江苏省常州地区传统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清末时期,常州留青竹刻即在国内稳占鳌头,独负盛名。近现代以来,常州留青竹刻名家辈出,精品迭现,形成了以徐素白、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流派。徐素白在吸收前辈竹刻艺术的基础上,用刻刀再现沪上书画家的名作,将留青竹刻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白士风作品刀法流利,刻工精细,风格古朴淡雅,韵味十足。   常州留青竹刻产品有工艺台屏、工艺挂屏、工艺笔筒和臂搁等...
查看更多
竹刻(无锡留青竹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竹刻历史久远,技法多样,风格清雅古朴,别具特色。早在明代,无锡籍著名竹刻家张希黄即创立留青浅刻山水技法,在中国竹刻史上起到了垂范后世的作用。清代,竹刻工艺在无锡地区流传不绝,产生了许多重要作品。1915年,无锡籍竹刻家、金石家张瑞芝在无锡市中心复兴路开设“双契轩艺坊”,由吴稚晖题匾。经过长期发展,无锡竹刻由阴文浅刻发展到留青浅刻、薄地阳文、阳文糙地等多种刻法,以精细、古雅、秀丽的艺术特色蜚声于沪宁沿线...
查看更多
竹刻(宝庆竹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邵阳市      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地处湘西南,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宝庆属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曾记载过万历年间宝庆竹刻名师潘一龙及其竹艺作品的情况。清代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工艺和翻簧竹刻。以此法制作竹刻时,艺人将竹子...
查看更多
竹刻(嘉定竹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嘉定区      嘉定竹刻工艺流传于上海市嘉定地区,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北依浏河,盛产竹子。嘉定竹刻技艺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朱鹤所创,主要在嘉定县(区)内传承。   朱鹤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使竹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观赏艺术。其子朱缨、其孙朱稚征均继承上辈竹刻技艺,并推陈出新。朱缨的刀法比朱鹤更为丰富,而朱稚征的成就更进一步超过了父祖辈,刀法神妙,风格简洁精雅,古朴淳...
查看更多
萍乡湘东傩面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萍乡市      湘东傩面具是优秀的民间传统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湘东为“江南煤都”萍乡所辖,是江西的西大门。据处士赖明德口述,湘东傩面具的雕刻技艺有唐代雕法和宋代雕法之分,唐代雕法比较粗陋,宋代雕法比较精细。现存湘东傩面具雕刻技法在清代时由湖南传入,在湘东已传至三代,主要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用这种手法雕刻的面具风格古朴细腻,工艺复杂讲究,目前的传承人能够雕刻440只完整的宋代人形傩面。   湘东傩面具的品种较多,从原料加...
查看更多
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泰顺木偶头雕刻是流传于浙江省泰顺县的木偶造型艺术。南宋末年,提线木偶戏自杭州传入泰顺,先是有木偶戏提线艺人兼雕刻木偶头,明清时期出现木偶头专业雕刻艺人。至今当地仍流传着有关木偶师爷显灵的故事。明清时期的泰顺木偶头雕刻达到较高水平,并以“雕工精细简练、开相文静秀美、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艺细致讲究、木偶人物性格各异”而著称。 泰顺木偶头雕刻将雕刻手法和彩绘技艺相结合,先用樟木或其他质地较细腻的杂木雕刻成型,后施以粉彩工艺。雕刻口诀是:劈四方,定中心,找三角...
查看更多
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木偶头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珍品,木偶头雕刻源自传统的木偶神像雕刻。   泉州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雕刻能手,其中崛起于20世纪前半期的江加走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现代雕刻大师。江加走(1871—1954),字长清,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人,其父江金榜是一位雕刻粉彩木偶头像的民间艺人。江加走11岁开始随父学艺,18岁继承父业,发展创作出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其中250种均有称谓,此外还制作了十余种不同式样的...
查看更多
漳州木偶头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属于民间工艺美术,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及周边地区。   漳州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现在漳州木偶头...
查看更多
东阳木雕
2018.12.14
东阳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东阳市      东阳木雕系因地缘关系而得名。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山多地少,旧时南北两江旱涝迭起,百姓为之所苦,被迫以手艺谋生。东阳木雕即是众多手艺中较为突出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东阳各乡镇,延及周边县市,并流入江苏、上海、江西、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南、吉林、四川、重庆、台湾、香港、澳门,远达至新加坡、泰国、蒙古、阿尔巴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
查看更多
黄杨木雕
2018.12.14
黄杨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徐汇区      海派黄杨木雕是上海开埠时期产生的一种雕刻艺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海派木雕艺术风格。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土山湾工艺院学艺的徐宝庆经过七十多年的锤炼,发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海派黄杨木雕艺术体系,他和弟子由此成为海派黄杨木雕的代表人物。   海派黄杨木雕将西方写实雕塑技巧同中国传统雕刻技法结合起来,传统题材与现实题材并重,讲究寓意表现,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瞬间,体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