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张向仁
2018.11.15
张向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8月生,山东省淄博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节(淄博花灯会)代表性传承人。自小对花灯艺术兴趣浓厚,工作后专心学习芯子灯制作技艺并日臻完善。1993年,为意大利、巴基斯坦设计花灯共七十余台。设计制作的“孔雀开屏”“云影古塔”等大型花灯代表中国分别参加在莫斯科和柏林举办的中国花灯展。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负责中国淄博花灯艺术节的组织策划和花灯设计工作。近年来,先后培养了数名花灯制作传承人。
查看更多
童全灿
2018.11.15
童全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8月生,浙江省宁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节(前童元宵行会)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前童镇古村落,从小参加各种民俗活动,熟悉元宵灯会的各种仪轨和民间艺术。珍藏并参与保护了部分珍贵的鼓亭台阁。1995年,带头恢复元宵灯会并全面主持行会活动,在前童村有较高威望。主持搜集前童元宵行会活动中有地方特色的多个民间传统音乐曲牌,协同中小学开展传承教学,培养年轻的传承人群体,为壮大前童行会保护队伍尽心尽力。
查看更多
傅叶茂
2018.11.15
傅叶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12月生,浙江省萧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节(河上龙灯胜会)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村中老人和擅长制作板龙龙头、龙尾的师傅傅永根学艺,参与河上龙灯胜会的道具准备和组织事务,负责开光大典、出灯、闹元宵、化灯等民俗仪礼的统筹和实施。擅长凿花技艺,堪称一绝。退休后,作为校外辅导员,主动向中小学生传授老龙头、龙身、龙尾的制作技艺,广收徒弟。
查看更多
贾峰岳
2018.11.15
贾峰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9月生,山西省柳林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节(柳林盘子会)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工匠世家,自幼喜爱古建、彩绘艺术。16岁跟随贾玉金学习绘图及木模技艺,后进入铁厂从事木模结构设计工作。20世纪80年代,曾向父亲贾国珍以及党完完和刘佩章学习木工雕刻、盘子制作及彩绘技艺。能够自行设计制作多种规格的民俗实物。作为当地社区盘子会的知名纠首,熟悉所有民俗规程。代表性作品有南坪盘子、文化馆盘子、锄沟红楼底盘子等三十余座,被当地民众誉为...
查看更多
梁志福
2018.11.15
梁志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1年7月生,河北省滦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节(抡花)代表性传承人。1984年开始学习抡花制作和表演技艺,由于聪明、勤快、肯钻研,很快掌握了精髓。1990年正式成为抡花传承人,开始负责抡花的制作和表演。为使抡花更具表演性和观赏性,在老辈艺人的帮助下,对表演器具进行改进,将单花筒改成双花筒,将简单的木质花架改成了带轴承的钢花架。经过多次试验,找到制作木炭的最佳木材桦木,提高了抡花的出花量,使其更具观赏性。积极培养传承人,侄子...
查看更多
郭建明
2018.11.15
郭建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7月生,河北省蔚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宵节(蔚县拜灯山习俗)代表性传承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小开始接触拜灯山。曾祖父郭稳是清末民初村里有名的拜灯山艺人,能把二百多只灯盏在灯山楼内的木架上摆出各种图案。家族代有传承。中学毕业后回村务农,正式跟随堂叔郭淼学习,并很快掌握了全部技艺。随着老艺人的年龄渐高,开始组织一些青壮年从事拜灯山的制作和祭拜表演活动。近年来,制作的“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等拜灯山民俗社火,以其...
查看更多
封万明
2018.11.15
封万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1月生,2020年2月去世,贵州省石阡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代表性传承人。祖辈均是“春官”,1968年开始学习说春,1970年正式独立外出说春,至镇远、三穗、天柱、岑巩等周边地域。刻苦钻研说春的唱腔艺术,精通正春《渔樵耕读》传统唱本,熟悉野春唱腔及语言艺术,能够即兴发挥。掌握一系列说春仪式,还能够雕刻春牛、春贴模版,印制春贴等。多年来,坚持春节期间在周边村寨进行说春。授徒十余人。
查看更多
吴海深
2018.11.15
吴海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46年1月生,湖南省花垣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农历二十四节气(苗族赶秋)代表性传承人。12岁起随父亲学习苗画、苗绣、木工等工艺,学习苗道文化,后得到大法师度法并授法名“法通”。精通民间诸多技艺、傩戏傩舞、民俗地戏,既有苗道法事技能,又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和文字基础。多年来,一直参与抢救恢复苗族民间大型节庆赶秋活动,策划组织该活动达十三次,整理撰写了《苗族赶秋》一书,并保存了大量苗族赶秋实物资料,是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境内最精通苗族...
查看更多
杨兴亚
2018.11.15
杨兴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8月生,浙江省三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农历二十四节气(三门祭冬)代表性传承人。世代居住在当地,十分熟悉“三门祭冬”礼仪程式和文化传统。竭尽全力保护祭冬的相关实物和历史文献,坚持练习祭冬礼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热心协助文化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1982年以来,每年组织、参与祭冬活动,主持祭冬仪式。热心培养祭冬传人,已培养了一批年轻传承人。
查看更多
潘继凤
2018.11.15
潘继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瑶族,1965年11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14岁随祖母学习红瑶纺纱、织布、染料采集制作、青布浸染等服饰制作技艺。15岁随母亲潘凤宣学习制作瑶族百褶裙、花裙、腰带、头巾、围裙、东摆、脚绑带等。同年随姑妈学习瑶王印和老虎爪等刺绣技艺。所掌握的饰衫、花衣制作技艺娴熟精湛,所制瑶族服饰精致合体,在红瑶居住区享有盛誉。多年来,指导当地瑶族年轻女子制作服饰,并配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开办服饰...
查看更多
1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