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张国栋
2018.11.15
张国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3月生,甘肃省天水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196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师承方匀、王褔曾教授学习工艺美术。在校期间赴天水雕漆厂实习,学习各种脱胎和小件漆器的装饰方法。从1965年起在天水市雕漆工艺厂从事漆艺理论研究与创作三十多年,先后任副厂长、总工艺师,擅长造型及图案设计,能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大胆创新,准确把握漆工艺特点,灵活运用装饰技法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作品...
查看更多
吴水森
2018.11.15
吴水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6月生,2014年2月去世,安徽省休宁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罗经大师吴鲁衡的第七代传人。幼年随父吴慰苍(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获得者)学习万安罗盘制作技艺。1992年创办万安吴氏嫡传罗经老店。2008年,“万安礼品罗盘”在第二届安徽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上获银奖。同年,复原工艺制作的“徽州木雕祥云罗盘”作为北京奥运会礼品被馈赠给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传承...
查看更多
白音查干
2018.11.15
白音查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39年7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师。自幼师从父亲青鲁图(当地有名的木匠)和表哥达木仁学习蒙古族勒勒车制造技艺。后来又师从色登后者都、桑布、玛日苏三人学习勒勒车制造,其三人都是还俗的喇嘛,同时是生产队的专业木匠。从小受到表哥的影响,学会了勒勒车的修理和制作技艺。16岁开始在闲暇时间修理和制作勒勒车。制作的勒勒车规格规范、结构合理。五十多年来修理的勒勒车...
查看更多
杨虾
2018.11.15
杨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10月生,广东省广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小跟随父亲学习广式红木家具工艺,1958年进入广州木雕家具工艺厂工作,在广州木雕厂负责广式硬木家具的设计和技改工作长达四十五年。精通创作工艺,技术全面,曾结合人体工程学,把原来正襟危坐的高座式硬木座椅改造成矮坐弯背式样,适应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广受欢迎。为硬木家具的制作编写了一套有关生产工序、等...
查看更多
种桂友
2018.11.15
种桂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2月生,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具制作技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师。1968年进入龙顺成工作,1968年至1971年间先后师从技师朱瑞琪、李喜尧、刘群久、陈宪恩。历任学徒、木工、检验科长、生产科长、供销科长、古旧家具修复、龙顺成技术顾问等。在传承京式古典红木家具制作工艺基础上,根据时代需求不断推进外形、功能及部分手工艺的创新。曾主持制作中国政府援助坦赞铁路的总统专列餐车...
查看更多
许建平
2018.11.15
许建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9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明式家具制作技师。1970年进入苏州红木雕刻厂,师从前辈艺人徐文达学习古典家具设计,并得到红木雕刻艺术家陆涵生的技艺传授。1995年起,担任苏州红木雕刻厂有限公司设计室主任、总设计师、技术总监。首创了古典家具制作流程中全部参照详细制作图与1∶1实样为基准的设计步骤,并在图纸上全面规范了家具精确的用料尺寸等,对于准确传承制作明式家具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
查看更多
麻茂庭
2018.11.15
麻茂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53年6月生,湖南省凤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苗族银饰锻造技师。1974年,高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银器加工手艺。1977年,跟随父亲进入社队企业银器加工厂,从事银器加工。1980年至2018年在家中经营银饰加工制作长达三十八年。收徒二十多名,并搜集上百件古老银饰作品,作为样品参展和研究。锻制出了大量银饰作品,销入千家万户。2005年,作品银花帽、银凤冠、银饰披肩被苗族博物馆收藏。2015年,银花帽...
查看更多
龙米谷
2018.11.15
龙米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48年10月生,2015年2月去世,湖南省凤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苗族银饰锻造技师,苗族银饰制作第四代传承人。出身苗族银饰制作世家,12岁跟表叔学艺。从业五十多年,作品数以万计,做工精细,构图别致,创意新颖,款式花色多样,民族特色鲜明。大部分取材于自然动植物造型,既保留苗族银饰原始古朴的传统特色技艺,又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浓厚。银饰作品龙公帽和龙母帽先后由山江苗族博物馆、华南农业...
查看更多
史徐平
2018.11.15
史徐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1月生,山东省平度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刀锻制技艺(王麻子剪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剪刀锻制技师。1980年进入北京王麻子剪刀厂工作,师从张更勤学习剪刀锻制技艺。从艺三十余年,熟练掌握选钢、熟火、锻打、蘸火、圈股、盘活等一系列传统技艺。制作的剪刀轴粗且有力,剪头灵活,槽口易磨,经久耐用。主持建立项目展室和传承工作室,积极搜集、整理项目相关历史资料、影像资料及工具、实物等。悉心传授锻造技艺,带徒近十人。
查看更多
王必生
2018.11.15
王必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10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京金箔锻制技师。1973年,进入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师从老艺人谭柱石。虚心学习,潜心钻研,吃苦耐劳。在师傅和前辈们的帮助下,很快熟练掌握了打金箔的工艺技巧,质量、产量均得到公认与好评。在四十多年的金箔锻制岗位上,积极钻研技术革新和改造。积极参与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