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专题报道
图1 大雪过后的长城雾凇美景  节气概说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今年的大雪节气是12月7日(农历丁酉年十月二十日)。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三候为:“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此时天气寒冷,寒号虫(一种鸟名)停止鸣叫;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又作蠡,即马薤,一种药材,因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的到来,预示着天气更加寒冷。这时,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
查看更多
大雪
2017.12.07
大雪
节气详解
查看更多
让传统戏剧“活起来”“演起来”——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侧记
专题报道
  山西的上党梆子《闯幽州》、河北的四股弦《忠保国》、山东的五音戏《墙头记》、河南的大高调《跑汴京》……11月17日至25日,由河南省文化厅、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文化厅、山东省文化厅、河北省文化厅协办的“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在河南省安阳市举行。此次展演活动主要邀请流布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的剧种(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主)参加展演。其间,来自河南、山西、河北、山东9个院团、550多名演职人员演出传统戏剧18场,取得很好的社会影响力。    晋冀鲁...
查看更多
以非遗保护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专题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深刻分析国内国际局势,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个表述涵盖了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5个方面的内容。在文化上,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
查看更多
迄今已有175个国家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要闻
©UNESCO   2017年12月3日   济州(大韩民国),2017年12月3日——伴随着阿里郎等具有韩国特色的表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2届常会在韩国济州岛召开。   “自2006年生效以来,在2003《公约》框架下已经取得了诸多实绩。值得记住的是,该《公约》的生命远非是静态的。相反,这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适应国际共同体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公约》。正是这种适应力使得该《公约...
查看更多
遗产化进程中的活形态史诗传统:表述的张力
论坛
内容提要:文章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创立的“四重国际合作机制”为背景,探讨遗产化进程中的史诗传统及其在不同遗产领域中的表述问题。一方面,基于“遗产项目”这一专用术语的指代功能,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确认和确定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公约》名录中涉及的史诗传统或与史诗传统互为关联的遗产项目作出大致清理和归类分析,围绕史诗传统进入遗产领域的基本路径和重点案例,讨论地方知识与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的话语张力。关键词:史诗传统 非...
查看更多
十余年来中国大学 “非遗” 传承的实践形态
论坛
  摘要: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实践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以传承实践的主体为线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传承为核心的理论准备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传承为核心的多点发展阶段;以学科为主体、社会传承为核心的文化服务阶段。相应地,就实践形态而言,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可以分为三大类:非遗文献的知识形态、非遗组织的社团形态和非遗调查的田野形态,这些形态表征了一个总趋势:中国大学正逐渐成为政...
查看更多
社会力量能否为昆曲插上复兴的翅膀
专题报道
昆曲是世界艺术中的瑰宝,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一批认证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戏曲的一个窗口。然而,目前全球仅600余人从事昆曲的专业工作,昆曲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昆曲传承推广的思路和方式需要创新,比如引进社会力量。”在近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论坛上,由社会各界力量发起组建的一带一路昆剧院正式亮相。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
查看更多
西藏建非遗传承“基因库”
地方新闻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经过半年多的采集、记录,西藏第二批1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保护工作即将完成,首批对“嘎尔”传承人平措玉杰等10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的口述片、实践片、综述片和宣传片等抢救性记录保护工作于近日完成验收,以全媒体形式系统记录非遗传承人“基因”信息,确保了优秀民族文化延续不变质、不变味。“西藏首批开展抢救性记录的1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74岁、最年长的88岁,对高龄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保护迫在眉睫...
查看更多
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圆满收官
地方新闻
2017年11月25日晚,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于在安阳中原影院圆满收官。此次展演活动于11月17日开幕,历时9天。活动期间,来自河南、山西、河北、山东9个院团的550多名演职人员演出传统戏剧9天共18场,展演社会反响强烈,观众观看热情高涨,共有3万余人次前往现场观看。湖北荆门点睛文化传媒、浙江温州雅博微直播、江苏徐州八方媒、河南安阳全城热播、河南安阳直播、山东济南MT直播等九家网络直播媒体,对全国的戏迷朋友进行现场网络直播,受益群众超过160万人次...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