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惊堂声声响到今——评书在当代的演出与传承
专题报道
旧时说书场景今年,评书表演艺术家张金山牵头制作的网络视频评书节目《金山书场》与观众见面。“世间生意甚多,唯有说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这首颇有点打油诗味道的《西江月》准确描绘出了评书艺术的特点和学习、表演的难度。作为一门广为观众熟悉的曲艺形式,评书的起源相传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书”讲的是引人入胜的故事,“评”则阐发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评书一般来说篇幅较长、故事性强,人物众多...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保护任重道远 上海将分类制订量化评估指标
专题报道
上海非遗专项资金设立5年来,已累计投入3807.6万元,数以百计的非遗代表项目和传承人受到资助。接下来上海将加强对中青年非遗项目后继人才的补助,完善名录和传承人体系,为不同门类、不同保护方式的项目制订不同的量化评估指标。日前,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的发布会上,上海市文广局介绍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一年来的工作成果。位于淮海路附近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赵子平和他的徒弟正在创作。墙面上的剪纸作品《敦煌》是他在敦煌采风后,经过数月潜心创作之后一...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浙江·全国曲艺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在杭州成功举行
其他新闻
参加论坛代表合影2017年5月11—16日,首届“中国浙江·全国曲艺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暨“中国浙江(杭州)·全国曲艺大书(评书评话)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艺苑”隆重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和浙江省文化厅联合主办,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提供支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和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共同承办,杭州滑稽艺术...
查看更多
做好准备,迎接传统文化全民传播时代
论坛
  如今,在各类传统文化活动的现场,总是不少各种“长枪短炮”和高像素智能手机。然后,相关的图片视频就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传统节日活动,以及其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之所以能够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不仅仅是由于传承人、从业者、参与者的代际传承,也与当今日益发达的人际传播息息相关。可以说,传播与传承缺一不可,共同维系着传统文化事象活态存在的生命力。  全民传播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中央刚刚发布并开始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要求形成人人传承...
查看更多
谈谈中国传统工艺的工匠精神
论坛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传统工艺制作精良,特色鲜明,堪称高品质的艺术品。中国宣纸为书画家必用之品;中国的刺绣工艺、云锦工艺和扎染工艺美轮美奂;中国烹调手艺蜚声海内外;中国的家具制作富于民族特色,全榫卯结构和大漆工艺仍然还在流行着,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国手工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创造力,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民族文化身份的物质载体,是一个国家优秀文化传统的标志之...
查看更多
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振兴京剧武戏 彰显传统魅力
专题报道
    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自5月11日开幕以来亮点频现,特别是5月16日观众期待已久的两场武戏折子戏上演,演出一票难求。舞台上锣鼓激越铿锵、翻扑跌打的武打场面精彩纷呈,现场掌声雷动,一次次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京剧武戏的艺术魅力跃然台上,深受观众喜爱。散场后,有戏迷如此评价:“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叫好声要把屋顶掀翻,观众沸腾了,这正是京剧的魅力啊!”    武戏被称为“舞蹈的战争”,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宝贵财富。历史上出现过杨小楼、盖叫...
查看更多
浙江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迈入“3.0时代”——“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观察
专题报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2016年9月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上,以浙江传统工艺代表性非遗项目为主的各式国礼,让世人领略了中华传统艺术之魅力,更惊艳于号称“百工之乡”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瑰丽。钱塘潮涌,门类繁多、种类齐全的传统工艺,在吴越大地深深扎根、茁壮生长,并在互联网时代再次站上创新发展的潮头,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浙江经验,成为钱塘之畔又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如今,媒体再次把目光聚焦于浙江。5月19日至23日,中国文化报社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
查看更多
民俗学家柯杨:守望西北50余年 将“花儿”带向世界
人物
“热爱者、探索者、守望者”,甘肃民俗学家柯杨先生2014年回顾自己从事民俗教学与文化事业的50年,曾这样自我评价道。2017年5月16日15时41分,中国民俗学会原副会长、兰州大学原中文系系主任柯杨教授因病在兰州逝世,享年82岁。图为柯杨先生(兰州大学供图)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王登渤追忆起恩师柯杨,学生时代的画面顿时涌上心头。他说,柯先生父亲是甘肃一代名医,但先生却选择了专门去研究民间文学这种带有“下巴里人”的、充满田野泥土气息的一门学问,守望西北民俗文化50...
查看更多
“中华文脉——新疆非遗保护记录工程”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亮点纷呈
10周年媒体报道
2008年4月,《玛纳斯》申报组在克州阿合奇县进行调查。图为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摄影:苏海龙)  原标题: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中华文脉——新疆非遗保护记录工程”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亮点纷呈新疆作为文化资源大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弥足珍贵,是我区各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朵绚丽的...
查看更多
“中华文脉——新疆非遗保护记录工程”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亮点纷呈
专题报道
2008年4月,《玛纳斯》申报组在克州阿合奇县进行调查。图为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摄影:苏海龙)  原标题: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中华文脉——新疆非遗保护记录工程”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亮点纷呈新疆作为文化资源大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弥足珍贵,是我区各族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朵绚丽的奇葩。我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