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关于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的通知
通知公告
非遗函〔2017〕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处,各参与高校研培项目组:   为落实《文化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的通知》(文非遗发〔2017〕2号)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专业指导,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立了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库,承担研培计划的专业咨询和审核职能。现将专家名单予以公布(见附...
查看更多
代表委员热议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滋养文化根脉 绽放云岭异彩
专题报道
 近年来,我省各地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精品。图为临沧市推出的大型原创佤族歌舞剧《族印·司岗里》。        云南之美,美在自然风光,美在民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    “对于拥有丰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云南来说,保护好、传承好民族文化至关重要。”代表委员们表示,云南应大力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发展观,大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
查看更多
政协委员王文章:非遗传承应当促进当代文化创新
论坛
政协委员王文章接受中国日报网的专访 (摄影:毕楠)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当代文化创新发展中应该加以开发利用,但在这之前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传承人要把它传承下来,如果放弃传承只做开发就会本末倒置。”全国政协委员、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主席王文章在近日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发展非遗不能盲目创新  据王文章介绍,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从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大师作品双年展隆重开幕
其他新闻
    原标题:匠心神韵耀中华 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大师作品双年展隆重开幕正值玉兰花开,鹊鸣燕飞的阳春三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厅迎来了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大师作品双年展,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大师,包揽陶瓷、玉器、木雕、紫砂、年画、脸谱、彩塑、寿山石雕、珠宝首饰九个系列135件作品。  3月11日上午10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邱运华,清华大学美院院长鲁晓波,福田戴姆勒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周亮,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张锠分别向大会致辞...
查看更多
78所高校参与2017年度非遗研培计划
其他新闻
    日前,文化部办公厅公布了2017年度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高校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78所高校入选。    今年,文化部会同教育部将主要委托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的78所高校和相关单位举办研修、研习和培训班约200期,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的研培计划,加上其他延伸培训,预计全年培训学员将达到1万人次以上。参加研培计划的学员主要包括列入实施范围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的...
查看更多
为非遗打造传承之家——上海都市非遗工艺坊应需而建
专题报道
非遗项目上海花样经一直备受市民喜爱,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郑树林的展位前总是挤满了人(杨浦区四平街道供图)    日前,上海杨浦区一年一度的非遗行街会为市民带来一场非遗盛宴。上海港码头号子、滚灯、打莲湘、花篮马灯、绵拳、扯铃……上海杨浦区苏家屯路上,一支支来自上海各区非遗项目表演团队的表演吸引成百上千的市民拿起手机争相拍照,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紧邻苏家屯路的抚顺路两旁,剪纸、瓷刻、麦秆画、香囊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互动展示摊位前,传承人忙得不可开交,市民一会儿向...
查看更多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度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名单的通知
通知公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     为落实《文化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办非遗发〔2017〕1号)的有关规定,经商教育部同意,现将2017年度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名单予以公布。文化部将根据实施情况,适时增补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并予公布。     请你单位按照《文化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文非遗发〔2017〕2号)文件要求,加...
查看更多
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
论坛
 中国文化报记者 陈 曦 摄     原标题:“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第十四期 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     时    间:2017年2月28日     地    点: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中国文化传...
查看更多
委员议政:把脉“非遗”话“乡愁”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前已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但应如何提振内生动力、延续文脉乡愁?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给出建议。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它的展示吸引了一些市民的驻足观看(摄影:王秋兰)  探索“非遗”扶贫  目前,中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省级则13087项;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认为,“非遗”保护不应是“凝固”的保护、使其成为文物,“对可以制造...
查看更多
红安绣活的传承与新生
专题报道
      席和玉在做绣活 (红安县文化馆供图)    2月16日,国家级非遗项目红安绣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席和玉在武汉妇幼保健院剖腹产下一名5斤多的健康女婴,母女平安。一时间,这位高位截瘫的非遗传承人收到了圈内绣娘、专家及社会各界的祝贺,她与红安绣活的一段情缘,以及红安绣活的保护、传承也再一次受到大家关注。    红安绣活的一张“名片”    席和玉是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人,从小跟着母亲学刺绣。17岁时,一场意外改变了她的人生。1994年,她不慎从两...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