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经验——项兆伦副部长在第三届爱丁堡国际文化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论坛
  应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邀请,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率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问英国,出席8月24—26日在爱丁堡举办的第三届爱丁堡国际文化峰会,并发表了题为《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经验》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政策理念、工作方针、管理架构和工作成就,重点与参会的各国文化主管部门部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分享了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有益作法,得到与会嘉宾的热烈回应。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即将举办
其他新闻
        9月5日上午,文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有关情况。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为“博览会”)将于2016年9月21日至25日,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联合承办。自2010年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非遗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8月30日至9月2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和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在北京举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是文化部2015年启动的一项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全面、完整记录的工程,对保存非遗资料、促进非遗传承、加快非遗研究与保护有着重大意义。“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31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了抢...
查看更多
“非遗”行走起来 就是一道风景
专题报道
仁庆苏布德(中)三姐妹均为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传承人。 鄂尔多斯民间艺人表演的蒙古族古老的宫廷歌曲《古如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青道尔吉是鄂尔多斯市四胡制作技艺传承人。四胡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古老传统乐器之一。 鄂尔多斯刺绣传承人姚凤琴一针一线妙手生花。 民间艺人表演的蒙古族古老的宗教舞蹈《查玛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独特。这片古老的土地北有黄河、阴山之天险,西有贺兰山之屏障,自...
查看更多
科班培养能为非遗传承救急吗?
专题报道
  2016年8月,《燕京八绝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令人称奇的是,现场为观众们演示技艺的,无一例外都是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可不是拜在民间艺人门下的徒子徒孙,近年来,非遗老手艺也有了经过“官方认证”的“科班”学子。近几年,为了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相继开办并恢复了景泰蓝、花丝镶嵌、玉雕、雕漆、京绣五个传统专业,探索建立了“工学一体,校企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   职校能培养出非遗传承人吗?非遗...
查看更多
张锠:浪漫有趣是“泥人张”的不变追求
人物
张锠工作照 丝绸之路(高35cm)  张锠   张锠的作品取材已不再是单纯的四大名著、肖像、人物或者民俗生活,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更多地进入了他的艺术视野,反映新人、新事、新风貌已经是他创作中的自觉追求。说到中国的彩塑艺术,“泥人张”无疑是最为闪亮的金字招牌之一。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自鼻祖张明山开始,“泥人张”历经六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其造型生动传神、用色简雅明快、原料讲究、所塑人物栩栩如生,在我国的文化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
查看更多
锡尼城锡尼斯卡圆环骑士竞赛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锡尼斯卡是种骑士竞赛,自十八世纪以来,每年在克拉伊纳地区的锡尼镇举办一次。在比赛中,骑士们骑着马在主干大街上疾驰而过。手持长矛瞄准挂在绳子上的铁环。该项竞赛的名称来源于“alka”或者“环”,其土耳其语的起源反映了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历史共存和文化交流。于1833年编入法令的比赛规则,提倡道德行为准则与公平竞争,并强调参与社区生活的重要性。竞赛参与者必须是锡尼和cetinska克拉伊纳地区当地的家庭成员。整个社区协力帮忙制造、保存、修复、改造武器、服饰和配饰...
查看更多
瓦尤社区“话事人”执行的规范体系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瓦尤社区居住在横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瓜希拉半岛上。管理社区社会与精神行为的立法体系包含了一整套原则、程序和仪式。当地的道德权威人士,即“话事人” (Pütchipü"üi 或 palabreros),采用这一主要建立在赔偿和补偿的原则基础之上的体系,用于解决当地母系氏族中的冲突和争端。当出现问题时,纠纷双方,无论是侵害方还是受害方,都会寻求“话事人”的权威。在分析形势之后,“话事人”会通知政府他打算和平解决冲突的意图。在那些话事人的话语发挥效力...
查看更多
姚惠芬:做绣娘是一辈子的事
人物
 葡萄少女肖像(刺绣) 姚惠芬   苏州新梦——园林组画之虎丘(刺绣) 姚惠芬     苏绣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发展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它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绣是江南的一个象征,亦是苏州的缩影。明代的苏州,城内城外,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可谓当时最寻常的景象。正德年间的文渊大学士王鏊在《姑苏志》中讲述:“精细、雅洁称苏州绣。”至清代,苏州绣庄林立...
查看更多
新疆哈密“国宝绣娘”阿加汗:绣针下的创新与传承
人物
拿起绣针,阿加汗比任何时候都快乐。 钟欣 摄    唧唧复唧唧,“绣娘”当户织。8月中旬,在哈密皇室第七代刺绣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阿加汗·赛买提家的工厂里,绣花机上几十个绣花针一起上下跳动,一连串的声音整齐又规律。随着有节奏的声音,几十幅刺绣花样渐渐成型,丰富、饱满起来。而这些机器所绣的图样,正是64岁的阿加汗所设计的。   度过十余年“空白期”的传承人   阿加汗生在“刺绣世家”,天生就和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