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仁布县江嘎尔藏戏:蓝面具藏戏的职业戏班
专题报道
    历史溯源   日喀则是蓝面具藏戏的故乡,江嘎尔藏戏是日喀则三大著名藏戏流派之一,全称叫“班典江嘎尔曲宗”。因产生和流传于现今仁布县仁布乡江嘎尔曲宗而得名。   江嘎尔藏戏表演时多戴面具,配有法号、铜钹、三弦等乐器伴奏。表演过程集歌唱、舞蹈和道白于一体,它的唱腔高亢深厚、古朴粗犷,舞蹈动作优美、节奏悠缓,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和传颂。   江嘎尔藏戏相传创建于明代帕竹地方政权时期。江嘎尔是蓝面具藏戏著名的职业戏班。江嘎尔藏戏是典型的色钦喇嘛藏戏...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正式启动
其他新闻
  2016年1月13日,文化部将在苏州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总结会,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成果,正式启动研修研习培划。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将出席会议。   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活动,分为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三个层次。2015年4月起,文化部陆续启动并完成了研修、研习、普及培训试点工作,委托23所高校和1家设计企业,举办了近35期普及培训班和研修班,启动了7个研习项目,培训传...
查看更多
巩固保护成果 提高传承水平——2015非遗保护工作面面观
专题报道
  2015年11月,北京卫视推出了全国首个以非遗项目为核心选题、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宗旨的真人秀节目《传承者》,其首播就获得了1.55%的收视率,此后其收视率和口碑仍不断走高,在第7期达到了全国1.75%的高收视率。 2015年12月,由歌手谭维维和华阴老腔艺人合作完成的摇滚歌曲《给你一点颜色》刷爆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不到一周时间网上点击量就超过千万次。当人们为这首歌的跨界合作拍案叫绝时,华阴老腔这一流传在陕西华阴双泉村的传统戏曲剧种也...
查看更多
佛得角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爱尔兰
2015.12.22
爱尔兰
缔约国
查看更多
“十二五”时期 非遗保护传承合力已经形成
专题报道
  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十二五”时期,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努力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施行到全国多地非遗保护条例纷纷制定出台,非遗保护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非遗保护体系初步建立;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38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
查看更多
贾小琼:传承不只关乎技艺
人物
贾小琼设计制作的刺绣围巾   对贾小琼的采访被她安排在等候女儿上兴趣班的空当,她说,白天会全身心地做和刺绣有关的事,晚上的时间全部给了女儿。自从有了孩子,她预料到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改行做刺绣却始料未及。   贾小琼是北京服装学院2006届毕业生,毕业后她遇到了现在的先生。几年前,先生的工作从北京调到杭州,她也因此跳槽到阿里巴巴旗下的传媒公司从事新媒体推广、活动策划等工作。和许多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年轻人一样,贾小琼每天要像齿轮一样高速运转...
查看更多
李力:要留存也要流行
人物
李力在给清华大学的学生展示他开发的年画衍生品   自从参加了两个月前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的非遗研修班,李力就多了一个外号“老班长”。算下来,李力回到河南开封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在微信群里同学们仍愿意这样称呼他。他也挺喜欢这个称呼:“传承非遗的路不好走,原来我们都觉得自己很孤独,但在清华我们相识并且成为一个集体,未来还要一起同行。”   李力今年35岁,是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的二儿子,随了母姓姓李。在开封木版年画界,任鹤林是个特别有个性...
查看更多
班杰军:希望更多人了解白马文化
人物
村民在跳池歌昼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和5个小时的汽车,12月6日,班杰军从北京回到了老家甘肃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旅途的周折并没有影响班杰军饶有兴致地讲述他在中央美院时的所见所闻,他和家人商量,明年3月要一起去北京参加结业展示。   班杰军,35岁,白马藏族,是文县池哥昼面具雕刻制作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白马藏族,也称白马人,在全国有1.8万人口,主要居住在甘肃文县和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境内。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在进行民族识别时,由于他们穿藏袍...
查看更多
冬至——一阳生,麋角解
专题报道
    12月22日,冬至。     这世界上最无情的,应该是岁月吧,不管你怎么想留住它、抓住它,它总能公然从指缝间溜走。时节的匆匆更替,似乎从未与人详细算计,不经意间,节令已经到达冬至。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冬至在我国古代被当做一个较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