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2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94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31)
清单
(12138)
资源
(3104)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9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九)
2010.03.31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九)
专题报道
“灿烂中华”综合专场(二)“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九) 本台综合专场演出中,融汇了我国东西南北,如云南、吉林、青海、湖北、新疆、贵州、四川、内蒙古、西藏九个省(自治区、市)的少数民族“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基诺大鼓、回族花儿、呼麦、朝鲜族农乐舞等节目,从不同侧面尽显我国灿烂多彩、繁荣辉煌的民族文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141号 基诺大鼓舞 选送单位:云...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八)
2010.03.29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八)
专题报道
西藏自治区专场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八) 前 言 西藏自治区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西藏各族人民创造和传承了数量庞大、独具特色、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也是西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命脉所在...
查看更多
北大开设昆曲欣赏课获90后热捧
2010.03.26
北大开设昆曲欣赏课获90后热捧
论坛
北大开设昆曲欣赏课获90后热捧 BTV《天下天天谈》3月26日播出:北大“史上最火公选课”――90后热捧昆曲,以下为节目实录: 嘉 宾: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所长 田 青 北方昆曲剧院演员 周好璐 主持人:姜 华 编 ...
查看更多
长调民歌:蒙古民族灵魂的歌音
2010.03.26
长调民歌:蒙古民族灵魂的歌音
专题报道
长调民歌:蒙古民族灵魂的歌音鲍尔吉•原野 【入选理由】 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与草原、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 石。 【长调歌词】 骑上了轻快的走马,拽上扯手,慢点走,你要去的地方很远啊,千万别灰心。 越过好多的山川,走路要掌握快慢...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多元共生是显著特点
2010.03.25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多元共生是显著特点
论坛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多元共生是显著特点刘梦溪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 大家好!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知识界甚至广大民众的关注。关于国学与传统文化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这次我想讲的是,在传统文化与国学热兴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一种张力和互动。现在大家已经逐步意识到传统资源并不是现代化的障碍,而是它的有益补充。就是说,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自己的传统。 当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有点像交响乐一般的繁丽,它呈现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多重变奏...
查看更多
秦腔落地成宛梆
2010.03.25
秦腔落地成宛梆
专题报道
秦腔落地成宛梆 内乡宛梆剧团过年,“庙会戏占很大份额。”团长刘铁民道。 据宛梆剧团提供的《五县会表——商业信息》记载:(近年来)西峡、内乡、镇平、邓州、南阳五县庙会(物资交流会),仅农历正月到四月间就有380余个。有庙会就养艺人,就养宛梆。 逛庙会是南阳人过年的大事,向神许愿、还愿,外带自己狂欢,逛庙会三部曲就是“烧香+购物+看戏”。现在庙会已减少或取消了繁琐仪式,更多的是休闲娱乐,但仍不失其在乡村民众心中的特殊地位。 在南阳,不同庙会的会首...
查看更多
渐行渐远的“公嫲吹”
2010.03.24
渐行渐远的“公嫲吹”
专题报道
渐行渐远的“公嫲吹”黄则淦与儿子黄宪采在吹“公嫲吹” 正月里,黄则淦和他的儿子黄宪采接了不少活。 在长汀,他们和吹笛子、打铙钹的民间艺人一道,被统称为“吹鼓手”。农村里但凡有红白喜事、迎神打醮的活动,总会请上一帮“吹鼓手”热闹一下。黄则淦干这个行当已经快70年了,从“公嫲吹”到热闹的现代调子,他驾轻就熟。虽然出场费不高,但吹了一辈子,85岁的黄则淦还是放不下手中的乐器。 “公嫲吹”,名俗曲不俗 黄则淦的家在长汀县策武乡策田村,在...
查看更多
变了味的“非遗”
2010.03.24
变了味的“非遗”
论坛
变了味的“非遗” 大多数人有个弱点,就是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别人都贴,你不贴白不贴。假若政府也是个贴金癖,那就能搞出很大的动静,什么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啦,园区若干,经济林若干,样板廉租房若干,产值若干,受益者若干。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金箔贴在脸上,几乎是个堆金砌银的土财主的笑话,但此情长久,不在朝朝暮暮,依然绵绵无绝期。 近些年,一些地方的贴金方式多少有些进化。“非遗”申报是其中一种。据3月18日解放日报报道,从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到传统戏剧...
查看更多
中国少数民族歌舞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2010.03.24
中国少数民族歌舞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其他新闻
中国少数民族歌舞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了解一个民族,就去听他们唱歌,看他们跳舞。”“他们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从2月底至今,“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演活动”在京城举办了近一个月,2000多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的悠扬歌声、热情舞蹈,让观众了解并记住了他们和他们民族的非遗项目。 由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这次调演活动,汇聚了全国20个省份、20余个少数民族、近20名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其影响是毁灭性的
2010.03.24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其影响是毁灭性的
论坛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其影响是毁灭性的 目前正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中,在贵州专场“侗歌声声”演出时,据贵州省某位主管领导介绍,在做好各项保护措施的同时,该省还拟举办全国范围的“侗歌大赛”,让其他民族也来唱侗歌。 侗族大歌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合唱技艺、文化内涵举世公认。侗歌当然好听,但侗歌首先是侗族人的侗歌,据侗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吴品仙介绍,周围“能唱的不少...
查看更多
1
2256
2257
2258
2259
2260
309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