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11)
专题报道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11)杜布罗夫尼克的守护神圣布莱斯节    申报国:克罗地亚© 2008 by Ministry of Culture    在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圣布莱斯节的前夜,城市所有的教堂鸣钟,作为和平象征的白鸽被放飞,礼拜者聚集到一起,接受一种治疗咽喉的仪式,以保护他们不受疾病的侵害。2月3日是守护神和城市的正式节日,教区旗帜的持有人身穿民族服装,汇聚到城市中,参加节日的游行表演。节日的中心是由主教、非官方代表...
查看更多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之十
专题报道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之十Gorjani 的春季王后游行© 2008 by Ministry of Culture    申报国: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东北部的斯拉沃尼亚地区,Gorjani村的女孩子每年春天都举行王后游行表演。村庄中的年轻女孩子被分成十个国王(kraljevi),她们戴着马刀和男帽,以及大约五名王后(kraljice),王后戴着新娘一样的白色花环头饰。圣灵降临节(基督教的节日)那天,她们挨家挨户地行进,为遇到的人...
查看更多
老外当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
其他新闻
 老外当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        10月21日,在西安市户县康王村一户农家门前,德国人乌多·米勒(右)蹲在板凳上端着大碗吃面。    目前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担任外教的德国人乌多·米勒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五年。他不但有个中国名字“米五斗”、会说地道的中国话,还迷恋中国传统文化,当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    10月21日,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话说西安”百姓系列大讲堂之《话说关中biangbiang面》在西...
查看更多
传统曲艺笔谈
论坛
传统曲艺笔谈    董大汗:  利用田野调查 积累曲艺资料    曲艺是重要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但在宋代以前的史籍里,相关的记载非常稀少。后来虽然记载逐渐多了起来,但都杂存于《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和《都城纪胜》之类的风俗杂记中,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对于曲艺的学术研究和知识普及都不理想,往日紧密联系群众的曲艺,在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中,也比较模糊甚至有误解。面对历来主要依靠师徒口耳相传延续自身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典籍记载异常稀少的情况下,要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料...
查看更多
中国曲艺艺术的魅力
论坛
中国曲艺艺术的魅力姜昆  “任何一种现在的表演艺术都起源于曲艺艺术”  曲艺是“百艺之母”  提起曲艺艺术,有人说,哎,什么叫曲艺啊?我就告诉你,相声是曲艺,大鼓书是曲艺,评书是曲艺,评弹是曲艺,滑稽是曲艺,小品也多多少少沾了点曲艺的边。那么怎么样去界定呢?曲艺的界定就是说唱艺术。凡是说唱艺术都归到曲艺里,它是由一个人的说话表演来讲故事,但不是戏剧戏曲,又有布景又有人物,又有化妆,我们不是这样。我们中国这个曲艺艺术,很多人说是“百艺之母”,就是任何一种现在...
查看更多
论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的功能
论坛
 论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的功能王宪昭    [摘要]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活形态的精神产品,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多元的社会或文化功能。诸如制约和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强化民族的自我认识,承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传递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调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功能     所谓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主要指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这种精神产品又与人们一...
查看更多
当文化成为“遗产”
论坛
 当文化成为“遗产”魏小石   当我在云南做一个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时候,我的任何行为不仅仅和经济回报联系在了一起,也同时和某种意识形态扯上了关系:我必须要用某种特定的“正确的”姿态去和本地人交流才可以和他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比如说“弘扬文化保护精神”和“帮助当地发展文化”。更有当地的政府官员和我提到了“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感叹人们创造新思维的速度之快的同时,我意识到这现象其实印证着某种正在发生的矛盾,大概是一种源于“文化遗产”的矛盾吧。其实,“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龙泉青瓷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
专题报道
 龙泉青瓷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金丝纹片瓶(老梅子青)  龙纹大扁瓶  哥窑金丝铁线钵    古代崇尚青瓷,对白瓷不很重视,认为白瓷太刺眼,锋芒毕露,而青瓷温柔敦厚,委婉含蓄,能变幻出许许多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教思想。龙泉青瓷不但具备了青瓷所共有的为世人广泛接纳的秉性,而且从南末中晚期起,以先后创烧出粉青、梅子青等不同凡响的釉色而独树一帜。这些釉色主要是釉料的改进而出现的,由传统的石灰釉改变为石灰...
查看更多
龙泉青瓷的发展历史
专题报道
龙泉青瓷的发展历史     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代名词,可想而知中国的陶瓷文化在世人眼中占据了何等独特而至尊的地位。古代陶瓷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工艺美术,从古至今产生了无数的绝世精品,而瓷中之母当数青瓷。   我国青瓷烧制技术源远流长,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自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晋代的“缥瓷”,唐越窑的“秘色瓷”,直到龙泉青瓷已...
查看更多
篆刻的历史
2009.10.22
篆刻的历史
专题报道
    篆刻的历史    「篆刻」二字,最初见于杨雄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是也。」篆刻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篆刻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广义的篆刻则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纪元前一千三百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使用印章,在春秋战国之后,由于政治上急遽变化, 印章更因政治权力的凭证用途而大量应用,后因社会经济的发展, 亦成为生活连系与信用凭证的多用功能!中国的雕刻文字,最早有殷的甲骨文和周的钟鼎文,接着是秦刻石、汉魏六朝的碑志、摩崖造像、以及无数镜铭、瓦当...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