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论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与保护对策
2009.10.15
论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与保护对策
论坛
论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与保护对策 冯 敏 [摘要]中国木版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历经宋、元、明、清诸代,不断发展、充实、提高,历时千年。它曾经寄托了人们“新年吉庆、驱凶迎祥”的美好愿望,长期扮演着传播文化信息、表达民众朴实情感的重要角色。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大众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商品经济承载着的流行文化汹涌袭来,强烈冲击着传统文化。挂年...
查看更多
“格萨尔藏戏”: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2009.10.15
“格萨尔藏戏”: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论坛
“格萨尔藏戏”: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说唱戏剧形态及其演剧情形的描述曹娅丽[摘要]本文从艺术特征、戏剧情态及模式等方面对“格萨尔藏戏”做了描述,探讨了“格萨尔藏戏”在青海果洛地区各寺院表演中仍然保留着说唱艺术输入戏曲时的初始形态。中国戏曲与说唱艺术有着血缘关系,但成熟后的戏曲艺术完全是戏剧化了的代言体,因此,“格萨尔藏戏”为戏曲艺术如何从说唱艺术脱变为代言体艺术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参考的模本。[关键词] 格萨尔;马背藏戏;戏剧形态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
查看更多
“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009.10.15
“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论坛
“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2009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学者系列访谈访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张士闪教授张士闪 张士闪,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山东省民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社科研究项目10项,出版学术著作《艺术民俗学》、《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等9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查看更多
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
2009.10.15
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
论坛
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在第六届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论坛上的发言邢 莉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邢莉作题为《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的发言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丛林中,我国古老的节日文化异彩纷呈。中国大地容纳了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节日文化。各民族的节日文化既互相传播、互相影响,又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保持了其独有的色彩。近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梳理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我国政府积极回应,蒙古族的那达慕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名录...
查看更多
非遗专家:中国入选"世遗"项目仍"少得可怜"
2009.10.15
非遗专家:中国入选"世遗"项目仍"少得可怜"
其他新闻
非遗专家:中国入选"世遗"项目仍"少得可怜"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全部列入。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相关人士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他国家很难超越我国创造的纪录。中国“世遗”数急剧膨胀的背后,到底是喜还是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在受访时表示,中国入选的项目不是太多...
查看更多
非遗专家:"非遗"工艺品是商品 需流通传承
2009.10.15
非遗专家:"非遗"工艺品是商品 需流通传承
其他新闻
非遗专家:"非遗"工艺品是商品 需流通传承 22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次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表明中国“非遗”正大规模地获得世界认可。“非遗”一旦申请成功,如何保护、传承,已经成为需要面临的新问题。 让“非遗”回归大众生活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非遗”手工艺人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巡回展”现场展示绝活,使无数上海市民近距离接触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激发了对“非遗”的...
查看更多
我国将为29个“非遗”项目设馆 支助159名传承人
2009.10.15
我国将为29个“非遗”项目设馆 支助159名传承人
其他新闻
我国将为29个“非遗”项目设馆 支助159名传承人 □代表性传承人将受特殊照顾 □拟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规 □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杨雪梅)我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29项“非遗”项目,将成为今后“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点示范项目,并有专门的展示馆和传习所,而29个项目的159...
查看更多
热贡艺术青海璀璨的文化明珠
2009.10.15
热贡艺术青海璀璨的文化明珠
专题报道
热贡艺术――青海璀璨的文化明珠 热贡艺术首次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青海这片拥有沧桑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热土为之沸腾。梳理热贡艺术在我省的发展脉络,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加珍惜这颗高原上璀璨绚丽的文化明珠。 热贡艺术源远流长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因13世纪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而得名。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
查看更多
常州白氏留青竹刻
2009.10.14
常州白氏留青竹刻
专题报道
常州白氏留青竹刻 曾 焱 常州留青,有徐、白两派,徐门写意,白门写实。白士风能被尊为当代留青竹刻大师,确立白氏门派,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花3年时间刻成竹简《孙子兵法》,全套共13篇6000多字,放在地上排开约9平方米,在竹刻史上堪称精工巨制。新加坡藏家以3 万元从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买走这件作品,几年后台湾地区藏家又以60万元收藏,在那个年代真是天价...
查看更多
湘西苗族剪纸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
2009.10.14
湘西苗族剪纸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
论坛
湘西苗族剪纸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田茂军[摘要]苗族民间剪纸叫“锉花”,是不同于汉族民间剪纸的独特艺术样式,在湘西主要分为高山台地型和河谷边缘型两种类型,各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传承途径。主要传承途径有地域传承、家庭传承和视觉传承。在当前旅游业的带动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苗族剪纸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文化功能面临消失,新的价值面临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明确保护对象和保护主体,进而探讨了当前民间文化保护中的保护动力和文化财源问题。[关键词] 苗族剪纸;传承途径...
查看更多
1
2278
2279
2280
2281
2282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