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天津杨柳青画社:走在传统与创新之间
专题报道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我国四大年画之一,诞生于明代中晚期,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鼎盛。在过去的数百年中,由于历史原因,这项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历经几度浮沉。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重视非遗传承,全社会多方力量陆续参与到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抢救、搜集、挖掘、整理过程中,推动杨柳青木版年画翻开发展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危机凸显,为保护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1958年,原天津市文化局将杨柳青画业合作社、天津荣宝斋、天津德裕公画庄...
查看更多
嵇锡贵:“让中国制瓷技艺代代相传”
人物
在浙江杭州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馆,今年81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嵇锡贵用她的作品向游客讲述着她的故事。 “贵山窑”是由嵇锡贵和丈夫郭琳山的名字各取一字组合而成。1998年,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院成立,2011年5月,嵇锡贵将贵山窑从杭州三墩迁到现在西溪湿地,2013年杭州西溪贵山窑陶瓷艺术馆挂牌开馆。从此,绿树掩映的西溪湿地里又多了一处耀眼的人文景观。 “我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做事一定要做到最好。这份执着,推动我不断努力,对事业...
查看更多
连接好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出入口”
论坛
信息化时代,文化领域的科技应用日趋常态化,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均得到有效提升。非遗作为近年来倍受重视的保护对象,在数字化保护方面作了重要探索。相关部门从颁布法律、出台意见和启动数字化试点工程等方面,对非遗调查记录的技术手段和成果提出相关要求,有效推动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 建立非遗数据库应有用户思维,重视用户体验。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在数据标准建设、数据库平台建设、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展开探索...
查看更多
保护传统手工艺以促进和平建设的战略
优秀实践名册
查看更多
委内瑞拉蒙福棕枝传统保护生物文化计划
优秀实践名册
查看更多
冬季节庆:波登西狂欢节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马来武术传统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传统土库曼地毯制作艺术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传统土耳其射箭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用皮革袋酿制马奶酒的传统技艺及相关习俗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