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谷雨
搜索
汉风墨韵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开幕
10周年媒体报道
工作人员在布展(摄影:刘冰) 2019年11月9日上午9:30,汉风墨韵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在徐州艺术馆开幕。此次书法作品展集传统性、时代性、群众性、专业性于一体,是全国书法界的一大喜事。 本次展览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国书法’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 展览共展出部分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查看更多
剪纸(南京剪纸)保护实践总结
保护实践总结
2009年,南京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项目保护单位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对南京剪纸项目的保护传承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10年来保护传承工作的主要举措和成果 (一)完善了南京剪纸技艺数据库,编辑出版《南京剪纸》作品集 对档案资料进行了全方位的收集...
查看更多
剪纸(徐州剪纸)
中国剪纸
查看更多
剪纸(徐州剪纸)保护实践总结
保护实践总结
一、保护举措 (一)设立徐州剪纸保护机构。为更好地保护徐州剪纸和代表性传承人,徐州市建立了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以徐州文化馆为主要保护指导单位,其他各个县(市)区文化馆为传习所的全覆盖保护网络。 (二)开展传习教学活动。在各地区文化馆、文化站公益课堂增加徐州剪纸课程,聘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主要传承人进行剪纸技艺培训活动。 (三)与当地高校联合开展剪纸的保护传承工作。结合当地高校资源,一是深入开展徐州剪纸的...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京举办
10周年媒体报道
2019年是“中国书法”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为保护书法文化,总结汇报这十年中,中国书法的传承和保护工作,2019年12月19日,纪念“中国书法”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联合主办。 作为被国家明确为传承与保护书法艺术的直接责任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在此次座谈会上分别对这十年中保护与传承工作作了总结报告...
查看更多
剪纸(金坛刻纸)
中国剪纸
查看更多
剪纸(金坛刻纸)保护实践总结
保护实践总结
金坛刻纸作为常州地区的重点非遗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经过历代的传承发展,这张文化名片不仅代表着江苏,更是国家民间艺术的代表。10年来,金坛刻纸一直在努力前行,向全民推广这项民族艺术,助力传统手工艺的振兴。以下将从人才培养、数字保护、作品创作、产品开发、对外宣传、基础教育等六个方面介绍金坛刻纸项目近10年的保护实践成果。 一、优秀人才的培养是金坛刻纸传承的重中之重 自2009年以来,在金坛刻纸研究所和杨兆群工作室的共同...
查看更多
匠心传承 汲古镌今:“瑞福新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暨中国篆刻艺术申遗成功10周年作品展”开幕
10周年媒体报道
2019年9月30日,由市委宣传部、西泠印社共同举办的“瑞福新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中国篆刻艺术申遗成功10周年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拉开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篆刻艺术申遗成功十周年作品展的帷幕。展览得到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从古老的良渚文化、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到以西泠印社为代表的金石篆刻活态传承,杭州,就因千百年锻造而成的文化烙印,被世人所...
查看更多
“美丽中国 美丽英国——中英黄金时代”中国艺术展伦敦开幕
10周年媒体报道
“美丽中国美丽英国——中英黄金时代”中国艺术展2019年9月25日在伦敦举行开幕式。 该艺术展在伦敦市区最大议会活动中心之一的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举办。系列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中国《人民画报》封面图片展,记载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精彩瞬间;二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二十四节气”篆刻书法艺术展暨纪念中国篆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三是中英摄影艺术展,展示了中英两...
查看更多
剪纸(辉县剪纸、卢氏剪纸、灵宝剪纸)保护实践总结
保护实践总结
中国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河南剪纸尤其是河南豫西的民间剪纸,在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中国剪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河南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深度挖掘、保护、传承这门艺术。 一、10年来河南省民间剪纸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稳步推进民间剪纸保护工作,成果丰硕 河南省民间剪纸历史久远,城市、乡村普遍流行,广泛应用于传统节庆、人生礼仪和避邪、祈福、游艺,以及服饰绣样、工艺花样等民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