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黎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11月生,2019年12月去世,广东省佛山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佛山狮头)代表性
传承
人。佛山黎家狮第五代传人。1962年随父学艺,有从事狮头制作五十多年的丰富经验。不仅继承佛山狮头传统彩扎风格与特点,还在造型、结构、纹样、写色和装配等方面有所发展,新创“雄鹰展翅”狮角、“双龙戏珠”狮眉、“双凤朝阳”和“二龙争珠”狮腮,使狮头造型更为生动、别具神韵。还新创玩具狮、精品狮等品种。扎制的狮头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轻巧耐用。系...
查看更多
石荣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1月生,江苏省邳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邳州纸塑狮子头)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邳州纸塑狮子头世家,系石氏家族第五代
传承
人。自幼受祖辈扎塑艺术的熏陶,1966年随父亲学习纸塑狮子头制作。继承并熟练掌握祖传纸塑狮子头制作技艺,又遍访邳州民间扎塑和绘画艺人,汲众家之长而不断总结研究,通过更新材料、创新品种、扩大使用范围,使之更加适应群众需求。作品造型夸张,形象传神,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极具苏北地区文化特色。所塑数百件作品被各...
查看更多
周廷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2月生,2016年5月去世,河北省邯郸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彩布拧台)代表性
传承
人。1980年跟随陈登攀学习拧台技艺。陈登攀去世后,成为本村彩布拧台制作技艺的唯一总指挥和工艺师。在扎制拧台的长期实践中不断进取,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所扎制的拧台作品,造型活灵活现,图案惟妙惟肖,深受人们喜爱,常常被邀请至外村拧扎。2008年组织“迎奥运,庆丰收,促和谐,彩布拧台新春献礼”活动。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乡土》栏目为其制作...
查看更多
徐艳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8月生,河北省永清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秸秆扎刻)代表性
传承
人。从小受家庭熏陶,酷爱秸秆扎刻艺术。六十多年来,用高粱秆扎刻大小作品八十余件,件件精妙,巧夺天工。主要作品有《天安门》《西安钟楼》《万寿亭》《国子监牌坊》《飞云楼》《老北京四合院》等。作品《佛香阁》《故宫角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黄鹤楼》《天坛祈年殿》被北京民俗博物馆收藏。作品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多个奖项...
查看更多
聂方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6月生,2015年2月去世,湖南省凤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凤凰纸扎)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纸扎工艺世家,自幼随父学习聂氏纸扎。研习几十年,所扎狮子、龙头、罗汉、花篮、花船等惟妙惟肖,各具神采,素享盛名。在保持传统作风的同时,博采苗族印染、雕刻、剪纸、银作工艺之长进行改良。所改进的狮头、龙头轧制构架,以竹丝曲篾增加结构韧性与弹力,使造型兼有传统风采和时代新貌。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入...
查看更多
查·巴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25年2月生,2009年1月去世,青海省达日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文书法(果洛德昂洒智)代表性
传承
人。果洛德昂洒智藏文书法第七代
传承
人。7岁至16岁跟随舅父学习藏文基础知识与书法;17岁至25岁拜罗喇嘎达为师学习藏传佛教理论、藏族文学和德昂洒智艺术。所制竹笔书写效果好,实用性强;所书德昂洒智笔法流畅细腻,兼具康区德格体之苍劲和西藏卫体之柔韧,温和中见刚直,硬朗中含韧性。多年潜心研习德昂洒智书法,培养学生近三十名。
查看更多
应业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0年12月生,2014年7月去世,浙江省永康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雕代表性
传承
人。13岁开始拜师学打锡。14岁时已能打制大多数生活用品。从事锡雕制作七十多年,全面掌握造型、剪料、融化、铸片、焊接、打孔、雕刻、打磨刮光等锡雕工艺流程及技艺,所制锡器造型沉稳,既经久耐用又雅致美观,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作品多次获奖,《龙凤呈祥》《仙鹤烛台》等为国家博物馆收藏。2008年获金华市民族民间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授...
查看更多
黄学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0年11月生,2012年1月去世,广东省增城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广州榄雕)代表性
传承
人。9岁开始随父黄河清学习雕刻技艺,对骨、角、牙、竹、核等材料的雕刻及刻字技艺都曾精心钻研,并有长期的设计和生产实践经验。1973年受命创建增城市二轻新塘艺雕厂,组织员工生产榄雕并出口,退休后仍然坚持榄雕制作。善于把浮雕、通雕、镂空和刻字等多种技法融于一体,榄雕作品造型秀丽雅致,刻工精微细腻,线条生动流畅,显示出高超的技艺。
查看更多
王绪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10月生,山东省潍坊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潍坊核雕)代表性
传承
人。1962年起师从著名核雕大师考公卿。从事核雕五十余年,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造了很多形式新颖的作品,极大丰富了核雕的品种。将桃核雕成器皿型,再在其上雕刻内容,或用桃核雕刻造型各异的鼻烟壶、戒指和屏风。作品有《西厢》《红楼》《八仙坛》《鹿鹤同春罐》等。多次与国内外民间艺人进行艺术交流,重视对青年核雕爱好者进行技术指导,传授核雕制作经验和方法。
查看更多
宋水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10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光福核雕)代表性
传承
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从小耳濡目染,爱上核雕艺术。1967年入舟山村雕刻厂,正式从事雕刻艺术。从艺五十余年,雕工细巧精致,造型生动,用刀果敢,富有力度。以罗汉、神仙、弥勒等传统题材见长,并注重题材拓展,创作出如紫金庵罗汉头像、花篮、八仙亭、睡狮等大量优秀作品。作品《乘风破浪》于2009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第九届中国民...
查看更多
1
1049
1050
1051
1052
1053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